第九十六章 临终托孤![1/2页]

养心殿



赵宗全静静的靠在床头,什么也没有做,就止不住的流汗。



皇后沈氏泪眼婆娑的扶着赵宗全,看上去尽是悲伤。



桓王赵策英和刘贵妃的子嗣赵策勇跪拜在床前,赵策英看上去满是担忧,五岁多的赵策勇则是浑然不知事,不笑也不哭。



“陛下,楚相、英国公、宁远侯都已经请来,正在偏殿候着。”



一红紫袍老太监恭敬的行礼,上前通报。



“让他们进来吧!”



赵宗全伸手抹了抹额头的虚汗,有些英雄迟暮。



三年过去,他衰老的速度让人惊骇。



三年前的他有些皱纹,但看上去稍显肥胖,以英武为主。



如今的他,看上去混似一个六十岁的农家老人,又瘦又虚。



楚鸿等人一直在偏殿等候,一听这话急忙走向大殿。



“臣,楚鸿,拜见陛下!”



作为百官之首,楚鸿一马当先,上前恭敬行礼。



“臣,张辅(顾廷烨),拜见陛下!”



英国公和宁远侯紧随其后。



看到几人,赵宗全精神稍微好了一点,在沈氏从搀扶下坐起了身子。



“鸿儿,策英。”



“舅舅。”



“父亲。”



楚鸿和赵策英相视一眼,急忙上前。



赵宗全微微点了点头,一手拉着楚鸿,一手拉着赵策英。



“策英,为父这皇位算是从天而降,幸好有韩大相公和鸿儿的相助,为父才能坐稳皇位。”



赵宗全一边说话,一边大口吸气,望向赵策英,“如今,为父的身子是不行了。”



“父亲,您这就是一场小病.”



赵宗全微微摇了摇头,阻止了长子的安慰,“为父要是走了,你就要担起为父未完成的重业。”



赵策英一听这话,本就不怎么悲伤的内心更是热血沸腾。



这句话,大补!



不过,他忍住了,看上去依旧是悲伤担忧。



赵宗全沉吟一番,“鸿儿如今宰执天下,稳固江山,改革事宜也颇有成效。我朝疆土,相比于以往历朝历代都要少得多。



如今,文有鸿儿富国强兵,武有顾侯英武不凡。策英,你要把握住机会,千古功绩就在眼前啊!”



赵宗全这话一说,楚鸿目光隐晦一亮,他知道该怎么诱惑表哥了。



理想!



千古一帝!



楚鸿当即一副充满志向的模样,“舅舅放心。如今,改革富国强兵,以表哥的能力,定然可以收复燕云十六州,以开疆拓土之功成为秦皇汉武一般的千古一帝,鸿儿也定然好生辅佐表哥,成为管仲萧何一般的千古名相!”



楚鸿这话一出,赵策英也连连点头,如今的他气血尚足,定要成就千古伟业,做到先辈未完成的事情。



赵宗全当即欣慰的笑了笑,拍了拍外甥和长子的手,“鸿儿擅长内政,策英气吞天下,定是可以收复燕云。”



“英国公老将军,顾侯。”



赵宗全又望向顾廷烨和英国公张辅,“张老将军,策英年轻气盛,在一些事情的决策上怕是会有些不足。这种时候,请老将军多多指正,切勿顾忌。



顾侯,你多次救驾,朕和策英都心怀感激。策英、鸿儿和伱,三人都年轻,有些先祖未曾完成的伟业,却是要托付于你们。”



“老臣遵旨!”



“臣,定然忠心桓王,尽兴辅佐。”



英国公和顾廷烨相继行礼,他们两个没有靠上前去。



临近皇帝,是桓王和楚相的特权。



“朕话说的不多,但诸位都是忠正之臣,大周脊梁。策英,务必善待。”



赵宗全望了望几人,又望向赵策英。



这句话一说,有点为桓王拉拢人心的意思,偏偏顾廷烨和英国公是真吃这一套。



没有这句话,在相当一段时间,他们的心都不能真正的安宁。



特别是英国公,他可没有顾廷烨那样从龙之事,也没有顾廷烨和桓王的兄弟情。



说完这话,赵宗全挥了挥手,“策英留下,诸位退下,偏殿等候吧!”



他快不行了,甚至可以清晰的感受到生命的流逝。



有点抽象,但确实是有那么一种感觉。



相比于昨天,他今天身体明显好了不少。



至少,已经可以说这么多话,可以稳稳的坐起来,而不是半死不活的昏厥。



众人相继退下,就连皇后也在赵宗全的示意下退了出去。



赵策英连忙上前扶着父亲,聆听单独的叮嘱。



赵宗全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有些喘息,“策英,我知道鸿儿这几年有点权势滔天,你也心有忌惮,是吧?”



看着父亲郑重的神色,赵策英微微点了点头。



六部有四部都有表弟的人,内阁两位大学士是表弟的人,九卿也有好几位都是表弟的人,两京一十三省也有四五位布政使是楚系的人。



这样的权势,实在太夸张。



他能看出表弟有点被人推着往前走的意思,但这并不妨碍他有点忌惮。



长子坦然的承认,赵宗全当即会心一笑,“你忌惮鸿儿,也是常情。相比于为父,鸿儿和你是同辈。平日里鸿儿和你说话固然有尊敬,却并无敬畏。”



诸天:从知否宰执天下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