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中元夜[2/2页]

五娘便会躲过脸去,“噗嗤”轻笑。



…………



忙活完。



李长安只觉厉坛上吃过的祭香、祭酒、祭肉一同发作,烧得胸膛热烘烘的,恰好秋风送爽,又觉精神一振。



活着时,他最爱登高临风饮月。



但自从做了鬼,便好久没有畅快吹风了。



今宵难得,干脆扯开衣襟,大刺刺就地坐下,任由晚风灌满胸膛。



旁边的何五妹也不是扭捏的性子,有样学样坐下来,只是把双腿盘起,再从怀中取出一纸长折。



咦?



道士颇为诧异。



这长折封面上纹饰奇妙,如果没看错,这不是普通的折子,而是道家的“金章玉册”。



玄门许多仪轨堪称繁复,要诵咏的经文字数少则数百、多则上万,未免出差错,便会把经文记在折子上,权当“提词器”,又取了雅名,便唤作“金章玉册”。



“鬼阿哥不知道么?”何五妹笑道,“我原也是有度牒的女冠,道名唤作‘素女’。”



李长安这才后知后觉,她身上白衣原是道袍,头上也仅仅一支木簪,今夜是女冠打扮。



慈幼院的何五妹,咸宜庵的何大家,今日的何素女,三个身份堪称天差地别,却可以从中一窥人生的荒谬无常。



李长安无意为了好奇,去揭开别人的伤疤。



他不问,何五妹当然不会说,只把折子摊开在膝上,开始诵咏:



“尔时寻声救苦天尊,与诸侍从巡游十方世界,化度众生,出离苦海,令归正道,不入邪宗。”



是《太上三生解冤妙经》。



她声音轻柔,唱声奇特,带着缥缈出尘之感。



这种腔调称作“步虚声”,是道士育经礼赞所用。



便宜师傅刘老道不会,小门小户摆花架子,徒惹人笑。李长安也不会,他是野道士么,砍人倒比唱经多。



何五妹音色温柔而清丽,与“步虚声”相得益彰,诵咏尤为悦耳。



李长安便拿龙王庙作了靠枕,惬意斜倚着,闭眼倾听。



当是时也,天公作美。



夜间的一切嘈杂都忽然放低放缓,将素女的唱经拱卫作了主角。风声低吟前来伴唱,流水潺潺过来和声,虫鸣与蛙声交织帮着奏乐。



山林河流都在“步虚声”中融入秋风秋月徐徐入耳。



嗯?!



李长安忽然睁眼。



“合唱”中听得异响,似在水波之中。



他悄然起身,凝目望去。



但见波光粼粼的河面下,隐隐见到许多黑影朝着岸边聚拢过来。



鱼?



不!



李长安取出一枚黄符扣在掌心。



转眼有黑影破水而出,爬上河滩,身形短小,模样好似一两岁的稚童,可皮肤灰败青黑,多处溃烂的伤口翻出泡得发白的腐肉。



不是活人,都是鬼婴。



“是他们来了么?”何五妹察觉到了李长安的异常,突然开口。



李长安目光飘忽:“什么来了?”



“你可真不会撒谎。”



何五妹沉默了稍许。



“鬼阿哥。”她柔柔唤了一声,“我想看看他们。”



“鬼可不好看。”



“可我还是想看一眼,想问一问。”她定定望着江水,但除了江清月白,什么也瞧不见,“他们都太小,尚且懵懂。我老是担心,他们会不会被大鬼欺负,逢年过节有没有吃到供奉,是不是还在嫉恨父母……絮絮叨叨的,倒显得我是个老虔婆。”



她低低“唉”了一声,幽幽抚着脸颊。



“可我年纪确实已不小了。”



李长安无言以对,只好用符帮她打开阴阳之隔,随即便听得。



“欸?!”



果然被吓住了。



道士刚做此想,又察觉不对,声音不似惊吓倒像惊喜!



连忙回头望去。



河岸上哪里还有什么面目狰狞的死婴啊,分明是一只只略显透明的、散发着朦朦、淡淡白光的猫咪。



它们一个连个跃上河滩,摇头摆尾抖干浑身水珠。



黑的,白的,橘的,灰的,虎斑的,狸花的,黄纹的,三花的,黑白的,还有长毛的与短毛的,尾巴尖尖的,耳朵圆圆的……



当然,还有几个化形不成功,人身猫脸的,猫身人腿的,都被大黑猫一个巴掌拍回水里。



然后经过质检的猫儿们都像先前的炭球儿一般,向着何五妹飞奔而去,喵喵撒娇。



有的蹲坐在五娘腿上,可怜巴巴望着她;有的挤在五娘怀里,用圆脑袋蹭她;有的趴在五娘头顶,把自个儿当了软帽;有的竖起尾巴,绕着她转圈圈;还有的弹出肉球,在她背上踩奶……



一转眼,何五妹身上便长满了猫猫虫。



“眼睛这么漂亮,你是狸奴?”



“小阿豚,怎么还是这般瘦?”



“哈哈,叫得这么好听,一定是铃铛。”



喵喵此起彼伏,何五妹两只手根本rua不过来。



道士看得心痒,解下一条腌肉,拿小刀切了过去投喂。



可这些猫吃肉的时候“嗷喵”叫好,道士伸手想rua,便开始炸毛。



一点都不懂公平诚信!



无奈,瞄见一只格外瘦小,被猫群挤出来的小家伙。



道士切了两片猪肉引它过来,小家伙警惕嗅了嗅,终究忍不住“呼噜噜”埋头开饭。



道士心下一喜,趁机伸出禄山之爪。



那猫儿一抬头,毛绒绒的猫脸霎时变回了青灰的死婴脸。



“……”



李长安没好气走开,眼不见为净,拿了几个饭团子来到河边。



水里泡着几个化形功夫不到家的鬼婴,见着道士,便朝他呲牙。



饭团腌肉丢下去,“哗啦”一通抢食。



然后继续呲牙。



道士也不气恼,这些个灵猫的德行他也见惯了,再者说,它们本是鬼婴,鬼中怨气最重,又有什么好苛求的呢?



龙王庙前,何五妹终于想起了自己的来意,抱开捣乱的猫儿,继续诵咏道经。



声音潺潺,引得鬼婴们眼巴巴聚在岸边,却怕吓着诵经人,不敢露面。



道士轻叹一声,道了个“无量天尊”。



随即盘膝坐下,随之诵咏:



“晨昏运度,耀明古今。万类受禀,结化成形。冤业误染,三世相侵。正一之气,解免冤魂……”



经声随风送远。



江水粼粼,明月近人。



好一个中元夜。



地煞七十二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