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雨夜[2/2页]

“虞差人最后一句,却是说岔了。”



却是李长安诵完经文,突兀出声。



“薄兄弟虽死,却死得并不糊涂。”



他抬起薄子瑜握紧的手,摊开手掌,里头有一根指长的毛发,浅黄色,似乎属于某种动物。



“他已经告诉我们凶手是谁。”



道士捏起毛发,轻轻一嗅。



一种奇香涌进鼻端。



这是多种名贵香料以秘方调配成的特殊香味。



整个潇水只有一个人身上有此种香味。



…………



狸儿楼三娘子。



一个谁也不曾想到的名字。



她是第一个出资支持除妖的豪商,也是她第一个出面联系官府与民间力量共同灭妖。



虽然出场不多,但在许多人眼中,她是除了李长安、冯翀、薄子瑜之外,对扫灭妖魔最为热心、最为积极奔走的人。



可以说,李长安三人负责提刀子,三娘子则是负责掏银子。



这样一个人……竟也是妖魔么?



可转念一想,若三娘子真的是个仗着灯下黑潜伏起来的妖怪,那么某些问题就解释得通了。



从感染到妖变,受害者在转变过程中需要大量进食。



已经查出,运送粮食是靠收粪人,但粮食的来源呢?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而本地多山少田,少产粮食。



绝大部分食用与酿造的粮食都是从外地运来的。



城中供给也全赖几家粮行,又因妖疫,粮行账面上的每一粒粮食都被盯得死死的,任何异常的消耗、调拨,都会引起官府警觉。



可十来天下来。



粮行方面愣是没半点动静。



以前,只以为是郎中暗中储备了粮食,现在看,分明是内鬼作祟,因为这位三娘子,恰恰就是潇水最大的粮商。



事不宜迟,兵贵神速。



薄子瑜的死终于触痛了官府迟钝的神经,接下来的动作堪称雷厉风行,打开库府,调了衙役、弓手,第一时间,发“大军”冒雨围了狸儿楼,各路“猎妖人”们也闻声而来,加入其中要分一杯羹。



狸儿楼不单单是栋楼,最前面是酒楼,酒楼又连着庭院雅间,雅间后又是三娘子的私宅,私宅又接着粮行库房。



可说是占地广袤。



好在这边人手也多,又发财心切。



干脆分成几股,各自突入。



虞眉再度玩起消失,冯翀去了另一边,李长安便混在一队衙役里,从酒楼侧门而入,值得一说,那位贾捕头也在其中。



他前些日子虽荣升总捕头,但却被薄子瑜“抢班夺权”,今儿好不容易逮着机会,当然得好好表现一番,争取立功,坐稳这总捕头的位子。



于是乎,一马当先走在队伍最前头。



可廊道里黑洞洞的,好似任何一个转角都会冒出妖怪。



他心里难免发憷,不由拉住李长安,不住叙话,排解紧张忐忑。



“要不是出了这档子事儿,今儿夜里可是难得太平。”



李长安随口搭腔。



“怎么说?”



“头几天到这时辰,妖怪早出来吃人了。城里到处都是敲锣打鼓、喊打喊杀,今儿倒是奇了怪,半点儿动静没听着……欸?什么味儿?好香!”



道士自然也是闻到了。



这是酒香。



是好酒的香气。



确切来说,是一种狸儿楼特有的好酒,用上等佳酿添了香料秘方配置而成。



据说,往常只献给雅间的贵宾,可这些日子,偶尔也分发出来,犒劳巡夜的衙役和“猎妖人”。



李长安也喝过几次,滋味儿浓醇、香气独特。



冷不丁再度闻着,竟有一瞬间的熏醉,肚皮里也有些翻涌,好似勾起了酒虫。



谁打翻了酒坛子?



道士方如此作想,可突然觉得有些不对,贾捕头一直在喋喋不休,可现在他的声音来处似乎有些异常。



李长安转头瞧去。



贾捕头还站在原处,可头颅的位置却只有一截脖颈,像条白色长虫,颤颤巍巍、蜿蜒而上。道士仰头,在天花板上,找到了他的脑袋。



像是阳光下的雪人,五官在不住溶化的脑袋。



啪叽。



眼珠混着鼻子掉下来,砸成一滩粘液。



此时。



沙沙的雨声里。



惨叫、嘶嚎、怒吼、碰撞的声音同时在黑暗中传来。



隔得不远,应该是另一个队伍,响起惊恐的呼喊。



“救命!妖怪!好多妖……啊!”



道士默默扶剑,余光一瞥。



身后衙役队伍里,长颈如林。



而前方,捕头还在喋喋不休。



“道长猜一猜……”



他的脸上已溶化得只剩一只嘴巴仍在开阖。



“妖怪都在哪儿呢?”



地煞七十二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