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复仇[2/2页]

那和尚自知失言,赶紧又把脑袋埋下去,可惜晚了,娄成已经一拍手。



“好哇!是你!”



“不是,不是。”



“你就是剃了眉毛,我也认得你,不戒和尚。”



“非也,非也。”



“出家人不打逛语。”



这下和尚终于晓得躲不过,面带苦色,无奈点头。



“是了,是了。”



故人当面,娄成却愈加愤怒,他几乎把脸贴在金钟上,破口大骂:



“好你个不戒和尚,枉我家将军当年还视你为友,不想一腔义气都付给了狼心狗肺,如今你竟然帮李魁奇这贼子!”



和尚无奈,小声道了句。



“皇命难违。”



娄成那里肯依。



“我问你,当年你在塞外被喇叭追杀,谁救的你?”



和尚声音更小了。



“师命难违。”



“你当年犯下大错,你师父要逐你出门,谁给你求的请?”



他只得念起了“阿弥陀佛。”



“你昔日要重建归宁寺,是谁卖了宅子给你筹钱?”



这下和尚连阿弥陀佛都不念了,面对娄成疾风骤雨般的怒骂,他只是垂目枯坐,不声不语不动。



而另一边,燕行烈浑身甲胄尽数崩散,他身子晃了晃,却是一步也不曾挪动,只再次高举起手中重剑。



但,这剑终于支撑不住,无声无息化为烟气四散。



燕行烈双目赤红,无有迟疑,竟是作势要用身体撞上去。



“招讨,不可啊!”



娄成见了,亡魂大冒,顾不得再骂不戒和尚,赶忙扑将过去。而此时,鬼兵们也杀尽了李魁奇的部下,陆续归来守在门外,见状也一同涌上,将燕行烈死死拽住。



“招讨,留得青山在……”



“闪开。”



燕行烈奋力一挣,只见满地黑烟乱滚,一众鬼兵鬼将都被他尽数扫开。



他抢过一柄八角铜锤,双手高举,拼尽这副残魂。



“折冲。”



娄成悲切的唤了一声。



李长安手握长剑,却不晓得该刺向何方。



李魁奇却纵声狂笑。



十年了!



“燕行烈”这三个字彷如魔咒,活着让他提心吊胆,死了也让他不得安宁!而现在,终于有了一劳永逸的机会。



只隔着一层薄薄的金光,他把自个儿的脑袋几乎塞进了燕行烈怀里。



“来来来!我的头颅就在这儿,往这儿砸!”



于是乎,铜锤呼啸而下。



“唉。”



不晓得哪里传来声微不可查的叹息。



那金钟忽如梦幻泡影,一戳即灭。



“砰。”



好似翻了豆腐脑,红的白的一并泼洒出去。



无头尸踉跄倒地,手脚抽搐着在地上胡乱扒拉。



半颗牙齿飞射出去,擦着光头,嵌入墙中,留下一个口子,冒着鲜血。



和尚没有管它,只将口中经文一变。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



却是往生咒。



而此时的屋外。



喔!喔!喔!



雄鸡唱晓。



……………………………………



天光大亮。



城门处人头攒动。



新添的黄榜上,告知了民众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新晋的平卢节度使并怀远候李魁奇李大人,在这莒州城里,被人给刺杀了!



行凶的主犯是个道士,模样就在榜上画着,生得髡首、长耳、三角眼、雷公嘴、一字眉,擅使邪术,能驱鬼害人,若能提供消息,一律赏银百两。



底下有人咒骂,有人茫然,有人眼馋,有人事不关己,更有人拍手称快。



“这道人丑是丑了些,倒也不失为一义士。”



“是极,是极。”



披着一件僧袍的李长安随声附和,顺便道了声“阿弥陀佛”。



昨日诛杀了李魁奇,但却也耽搁了时间。白日里,鬼兵们不能现身,鬼门关也无从开启,只得嘱咐李长安好生藏起来,等到夜里,再带他回鹅城。



可道士胆大包天,顺手牵羊取了件僧袍与一些散碎银两,就大剌剌出了门。



前头,一队差役拿着画像沿街盘问。



黄榜下的看客们立时一哄而散,李长安却坦坦荡荡目不斜视。



怕个甚?



你们抓捕李道士,跟我李和尚有什么关系?



正巧,辛劳了一夜,肚子也饿了。



前边的巷子里好像卖得羊肉馍馍。



他才转进巷子。



忽然,身后一声断喝。



“玄霄道人!”



李长安神色一凛,已是捉住了剑柄。



…………………………



郁州。



千佛寺。



了悟老和尚百思不得其解。



自他被带回千佛寺后,他几番请辞,可寺中只是不许,说是眼下郁州形势凶恶、人员杂乱,为他身家性命计,还是等一切平息后才下山为宜。



可山下再如何人员纷杂,杂得过这寮房?



两师徒房间对面,住着的是朝廷派来的军将,其人手下三千精锐就在山下驻扎;房间左边,是镇抚司的差爷们,其中一个还是龙虎山的入室弟子;至于房间的右边……呵,白莲教右使!



老和尚很难理解,到底是什么原因,才能把三方捏合到一处。



现在他终于知道了。



那就是白莲教的圣女,镇抚司的烫手山芋以及“立皇帝”新晋红人的女儿。



他站在爷山,眺望着对面的化魔窟。



在那里,白莲圣女身着盛装,有侍女搀扶,有武士开道,有大和尚们躬身作陪……哪里是押入囚犯,分明是在迎接贵人。



这样一个人物进入化魔窟,真的好么?



老和尚皱起眉头,但随即又舒展开来。



寺里和尚就算再如何不肖,想来也不敢在化魔窟多做手脚。既然如此,只要“三身佛”尚在,区区白莲圣女,也兴不了什么风浪。



只是,祖师啊。



你所言的劫难到底应在何处呢?



地煞七十二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