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浪花褪去,党争落幕![2/2页]

楚阁老也上奏让权,不准备严查。



然后齐衡自告奋勇,上奏一个一个排查,查访人际往来的应酬。



齐衡不仅仅严查,甚至将这些人定性为逆王一党的核心人员。



有牵连的重判,没牵连的小判。



譬如,宁远侯府三房的几个小辈,就是收了兖王一党送的几个小妾而已。



那几个小辈,半点本事没有,且不说这些人有没有主动当逆王一党核心成员的想法,单单就这几个人的能力权势,就不支持这些人当逆王同党。



几个连个小官职都没有的纨绔子弟,估计连走到兖王面前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这种人,你说他是逆王同党,参与谋反?



太不近人情,太夹带私货仇恨。



事实证明,齐衡真就是这么干的。



宁远侯府三房那几个纨绔子弟,仅仅因为收了逆王一党的几个娼妓,便被流放三千里。



顾廷烨亲自求情都没用。



这还仅仅是宁远侯府,其余的越国公嫡次子、令国公小儿子、前吏部尚书的小儿子、刑部左侍郎的长子.



这一个个,可都是汴京实权量拉满的人物。



这些人,动轴流放岭南,流放西南,流放三千里。



如今,浪花褪去。



齐衡,自然有人去清算。



事情慢慢闹得有点严重,文臣弹劾列举黑点,武将集体孤立,齐衡的老父亲齐国公也被爆出不少陈年黑料。



齐国公可是盐务使,这个官位含权量不高,但含金量高啊!



有些东西,没爆出来前就是小事。



楚氏一族也有涉猎盐务的事情,那是真的赚钱。



在没有出事前,适当控制量,不乱搞就半点事都不会有。



盐务究竟什么情况,大家都知道,但凡在一定范围内,上面人也不会管。



可要是将这些事情上了秤,看似三两重的事情可就千斤也抵不住。



齐衡连连遭受弹劾,齐国公黑点不断,也遭刑部调查。



那些文人可是杀人不眨眼,列举的罪状个个都是夺爵起步。



那是真的吓人!



久久不曾走出齐国公府的平宁郡主,又走出了齐国公府。



她去求了太后。



当年,齐衡和嘉城县主的事情,平宁郡主也去求了太后。



太后当时没去掺和。



如今,齐衡的事情一点也不比那一次的小,文武汇聚的怒气,不是一个小小的齐国公府能够抵挡的。



这一次,太后心软了。



齐衡,的的确确是她当时亲自选取的马前卒。



怎料这马前卒得罪了人,也快要将水搅浑,她这个裁判悄悄退赛了。



不过,太后也有自知之明。



这种事情,她要是发话让文武大臣莫要弹劾,一些人肯定会给面子,可一些人却未必给面子。



不给面子,那就是丢面子。



此外,她要是发声,新帝党怕是又要紧张起来,认为自己是要插手朝政。



她去见了皇帝。



赵宗全欣然答应,太后这段时间已然撤出朝政,两人正是母慈子孝的时候。



赵宗全又找了楚鸿和桓王赵策英,



楚鸿了然,上奏严查齐衡的事情,重查当初的逆王判案是否有冤假错案。



楚鸿出手,一下子算是抓住了权贵们的心。



这些权贵之所以搞齐衡,主要就是报复齐衡。



以及,看能不能将事情闹大,让被外放的亲人好过一点。



重查的结果没什么意外,那些权贵有一个算一个,但凡没有真正的插手谋反,基本上都放了回来。



而齐家,齐国公的爵位没什么事,官位却是被剥夺。



至于齐衡,他被贬到了七品。



楚鸿留了一个七品言官的位置给他。



他太直愣,但楚鸿偏偏欣赏他的直愣。



如深渊般的朝堂,有时候也需要齐衡这样的清水。



这样的清水,一定程度上反应的东西会很多东西。



楚鸿如今的位置实在太高,高到掌管千万黎民生计的布政使,也要卑躬屈膝。



他,快要望不到一些小的地方了。



他要一双眼睛。



诸天:从知否宰执天下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