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汴京时局(4k)[1/2页]

新帝登基,拉拢人心。



自古以来,潜邸从龙,救驾护帝,人臣之功,功高莫过于此。



为了拉拢人心,将众志成城的人聚在一起,也为了不寒功臣们的心。



这一次,封赏相当的多。



赵策英作为新帝长子,在这次从龙的事情里可谓是出了相当大的力气,当即被封为桓王,其母亲沈氏封为皇后。



楚鸿作为新帝的外甥,舅甥关系,实在是可以性命相托的亲近。



在这一次的潜邸从龙,楚鸿有着送诏书的功绩。



仅仅就这一件,楚鸿便已然坐稳从龙头功。



说到底,新帝登基的前提就是有这先帝遗诏。



否则,杀了邕王,劫持了先帝的兖王才是正统。



赵宗全和赵策英恰好入京,要是没有诏书,恰好千里送人头。



此外,楚鸿作为新帝党核心成员里唯一的文官,又是当今百官之首韩章的学生,实在太过关键。



因此,楚鸿入阁了。



二十八岁,大周朝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内阁大学士。



往后再数二十年,四十八岁,差不多是一些有望宰辅的内阁大学士入阁的时间。



说句不夸张的话,赵宗全都比楚鸿更着急入阁的事情。



他需要一个真正的自己人。



一个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新帝党的人。



那能有谁?



就楚鸿了呗!



虽然韩章是楚鸿的老师,也是半个新帝党的人。



可人家的前几十年都是老皇帝提拔起来的。



要是在涉及到新帝和老皇帝的事情上,你让韩章怎么办?



要是偏向于新帝党,那韩章绝对被骂忘恩负义,几十年文官名声付之东流。



这种情况下,韩章怕是唯有中立。



可要是韩章中立,那新帝党可就有些尴尬了。



赵宗全也想到过这种情况,自然更钟意于让外甥入阁。



什么亲,都没有外甥亲。



宰辅大相公再是亲和,也不可能有外甥可靠。



也因此,正三品实权、从二品虚职的楚鸿,直接擢升为文渊阁大学士、参知副相、吏部尚书、户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太常寺卿、光禄大夫。



正三品实职,一下子跳到从一品实职,实权更是超越诸多辛苦耕耘几十年的内阁大学士,仅仅位列宰辅大相公韩章之下。



曾经一门师徒两阁老的佳话早已达成。



无论是民间,亦或是官宦人家,都慢慢谈起“一门师徒两宰执”的佳话。



要是连“两宰执”的佳话都能达成,那可真是古今无二,千古师徒,万世模表。



顾廷烨也受到了册封,任正四品的殿前司副都指挥使。



此番,除了楚鸿,他基本上就是救驾从龙的第一功臣。



当初,天下纷乱的时候,他就救过当今皇帝的命。



等落草为寇,一切醒悟,他又是直直的投向禹州从龙,屡次救驾,可谓是一路将赵宗全护送到了御座之上。



按理来说,他就算是封一个世袭罔替的侯爵,也没什么奇怪的。



等他老了,年纪一到,国公之位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



不过,这次他除了殿前司副都指挥使和大量钱财事物的赏赐外,并没有什么爵位赏赐。



殿前司副都指挥使,自然是因为他前面还有一个都指挥使。



这位都指挥使是太后的人,偏偏殿前司职责重大,一定程度上负责皇帝的安危。



赵宗全也没办法,要是殿前司正副都指挥使都是太后的人,他怕是不敢睡觉。



如此,也只能委屈顾廷烨担任副都指挥使,并凭借顾廷烨的本事和宁远侯府的威望将指挥使架空。



爵位方面,则是希望顾廷烨继承宁远侯的爵位。



他那哥哥是个身子差的,撑不了多久。



先宁远侯顾偃开是个有本事的,宁远侯也是汴京城里实权数一数二的人物。



时至今日,顾偃开去世才一年,宁远侯府的影响力固然有下降,却也余威尚存。



如今,顾廷烨王者归来,要是继承了宁远侯的爵位,那于新帝党而言将是天大的喜事。



等顾廷烨承袭爵位,一大堆的头衔将会一次性下发,顾廷烨也会如同楚鸿一般大跳级,一步跨入汴京武将前列。



此外,国舅爷沈从兴封了威北大将军,威北侯爵,世袭罔替。



那冒死送信的小宫女被封元城县主,不久就嫁给了一位国公的小孙子。



盛明兰则是被皇后赐下一柄凤簪,也赐下圣旨财物,嘉奖救驾之事。



至于诰命,要等她嫁人以后才能操作。



养心殿



赵宗全、赵策英、楚鸿、顾廷烨等人齐聚,一眼望去尽是禹州猛将,新君亲信。



如此这般新帝党核心成员汇聚,自然是因为太后的事情。



曹太后不是个讲究人。



先帝驾崩的时候说的是让武将之首的英国公和百官之首的韩大相公这两位上柱国辅政,维持天下稳定,治政天下黎民,谁曾想太后悄悄把持着玉玺不放,又跳出来垂帘听政?



要说是个小孩子,那太后垂帘听政的确没什么问题,可新帝都四五十的人了,太后还垂帘听政,谁能甘心?



最重要的是,太后明显有点喜欢兖王和邕王留下的那几个孩子,鬼知道她会不会悄悄培养一两个取而代之?



就太后这一番操作,谁看了不迷糊,谁看了不心慌啊?



除了心慌是,新帝如今的地位也是极其尴尬。



相比于兖王和邕王,新帝可谓是匆忙登基,偶然上位。



偶然上位,影响力自然是一般,莫要说是黎民,即便是地方官吏,怕也是从来没有听过这位新官家的名字。



如今,又有太后垂帘听政,新帝的位置不免就有些尴尬。



你要说新帝是傀儡吧,新帝的外甥是当今韩系的唯一继承人,外甥的老师更是当今宰辅大相公。



文官一方,韩系这股文官集团里最强的力量,从新帝和楚阁老关系是舅甥的时候,韩系已然可以为新帝所用。



武将一方,当英国公默不作声,宁远侯府嫡次子顾廷烨潜邸从龙的时候,一部分勋爵世家的力量也为新帝所掌握。



傀儡,明显是不符合新帝的定位。



可你要说新帝不是傀儡?



这都五十岁的人了,当年也是入宫特意培养过的,也算是有能力。



这种情况下,太后临朝垂帘听政?



不是傀儡,太后能垂帘听政?



从古至今,五十多岁尚且被垂帘听政的皇帝,哪一个不是傀儡?



况且,新帝偶然登基,一时间的影响力着实不大,大多数官吏甚至都没听过名字。



尴尬!



诸天:从知否宰执天下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