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点将出征,体内毒发[1/2页]

次日,杨辰点将出征之日。



京都东城校场,三万金吾卫,三万禁军已经完成集结。



六万军队列成七十个方阵,庄严伫立。



九九八十一阶台阶,高两丈七尺,雄伟古朴的点将台上,杨辰于鎏金龙椅之上威严落座。



杨辰身后是无法以及十二位保龙卫。



点将台左右两侧,七七四十九阶台阶,高一丈六尺是文武百官的观礼台。



午时一到,伴着炽烈的太阳星,礼部郎中温岭长声道:“吉时已到!点将大典开始!”



温岭话音刚落,负责传递点将台话音的百位传信使,口口相传,把温岭的话传达下去。



一时之间,十里校场,回荡着“大典开始!”之声,音浪此起彼伏。



“吐蕃小邦,不自量力,胆敢侵我大唐!”



“作乱于丛海……”



“……”



礼部郎中温岭,按大唐礼仪,组织着点将大典。



繁多的套话,听得杨辰昏昏欲睡。



直到一声“现在,请辰武圣德皇帝陛下,开始点将!”,杨辰才打起精神。



杨辰双手一扶龙椅,长身而起,看着那整齐恢宏的军队方阵,心中顿时升起万丈豪情!



“今日出征吐蕃!朕亲自点将!”杨辰朗声道。



“江瀚上前听封!”



“臣在!”



“朕今日册封你为平北大将军!率三万金吾卫,三万京都禁军!赶赴丛海关,击退吐蕃敌军,扬我大唐国威!”



“臣江瀚,接旨!”随着江瀚斩钉截铁的声音,十里校场之内,六万将士响起海潮般的吼声。



“平北大将军!”



“平北大将军!”



“……”



江瀚十五岁入伍从军,军旅生涯十六年,战功赫赫,在军中素有威名。



只是之前,收到林幕派系打压排挤,不得重用。



今日封将,一众将士尽皆欢颜。



六万铁血将士的吼声,也让杨辰心潮澎湃。



观礼台,段罡看着万众瞩目的江瀚,钢牙紧咬,眼中冷芒纵横。



那万人呐喊的名字本应是他段罡才对。



段罡遥遥望了一眼点将台上的杨辰,心中恨意更胜。



相比于段罡的恨意,林幕显得老神在在,悠然自得,仿佛这一切与他无关。



一众朝臣看着听封的江瀚,一阵感慨唏嘘,没想到这条咸鱼也有翻身的时候。



不少大臣都开始暗自盘算起来。



“点将礼成!最后,诸将士谨听,辰武圣德皇帝陛下,战前训诫!”



温岭严谨的声音传来。



皇帝战前训诫,这是大唐的传统,其实就是战前动员,无外乎鼓励将士奋勇杀敌之类的。



杨辰看着,庄严伫立的六万将士,心中豪气激荡。



不由想起,上一世岳飞的那一首,千古绝唱,满江红。



“今日诸位将士出征,朕就为大唐的热血男儿赋词一首!”



杨辰的声音传遍全场。



整个观礼台一片哗然,皇帝陛下要干什么?赋词?



一众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直接愣在原地。



满朝文武都忘不了,在杨辰还是太子之时,连太子太傅给他事先写好,给先帝准备的贺寿词都记不住,还闹出好大笑话。



今天这又是唱的哪一出戏?



不管众臣如何感想,杨辰已经开口朗声吟道:“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随着传信使的传递,十里校场安静了下来。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横江耻,犹未雪。”



到了这一句,在场的将军无不动容,因为三年前,大梁军队与大唐在横江交战,那一战,大唐惨败,割地赔款,自那之后,大唐就不再是顶级王朝了。



杨辰根据记忆把原本的词改成横江之耻,直接激起了六万将士的杀气!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丛海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杨辰一首根据这个世界大唐历史简单调整的满江红吟罢,十里校场沸腾了。



“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杨辰江贵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