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红薯挺甜的[1/2页]

蒋禹清跟着押送战俘的队伍,漂洋过海,从丽东府进入大夏,路上走了足足一个多月,到直十月初方才回到京城。



景衍亲率百官于城门口相迎。



三个月未见,小夫妻俩都有些激动。只是大庭广众之下,再多的话都得延后再说。



将军们进宝献俘,景衍论功行赏,大宴群臣。



待得宴席散去,回到宫中,小夫妻自有一番衷肠要诉。



次日,蒋禹清醒来时,已经日上三竿。想到昨夜种种猛浪,不由有些脸红。正所谓小别胜新婚。



起床洗漱后,吃过早饭。她先要给太上皇和太上皇后请安。



结果被宫人告知,太上皇和太上皇后正在御花园里刨红薯。



蒋禹清到的时候,他们已刨了好几筐了。她一看便乐了:“哟,这红薯长的真不错,结的果多,还挺大个儿。”



太上皇立即高兴了,得瑟道:“那是当然,也不看看是谁种的。我种的能不好吗?”



太上皇后见不得他这得瑟样,立即拆台道:“真是你种的吗?你也就出了张嘴,下种施肥锄草都是花匠们做的。”



太上皇不乐意了,:“怎么就不是我种的了?



起码是出了脑子的,我还浇了水。就那册子,还是清宝爹给的呢,我可是翻得好多回。”



太上皇后翻了个白眼懒得再跟他争论。



蒋禹清从筐子里挑了两个看得顺眼的中等个红薯,让宫人拿去洗净。



从袖子里掏出把随身携带的雪亮的手术刀来,削了皮,一根递给了太上皇后,一根自己吃。



红皮黄心,咬上一口嘎嘣脆,水份也足,很是可以。



秦皇后接在手里,半天没敢咬,好久才忐忑的问:“清宝啊,你那刀子没切过人吧?”



蒋禹清愣了一下方道:“没有,新的,只切过鱼。”



这下秦皇后放心了,娘儿俩个并排坐在地边的石凳上,咔嚓咔嚓的啃红薯。



等景衍下朝回来,看到就是这番景象。



他爹穿着一身束袖锦袍在地里刨红薯,他娘和跟媳妇儿坐在地边啃红薯,这场面,就还挺温馨的。



蒋禹清见他一直看着自己手里的红薯问:“你要吃吗?”说着把手里剩下的半截红薯递了过去。



景衍也不嫌弃,接过就啃。



这一幕给太上皇后看傻眼了,突然就觉得手里的红薯不香了。



于是也起身冲太上皇招了招手:“老家伙,过来,这红薯挺甜的,分你一半儿。”



太上皇瞅了她一眼,伸过脑袋来:“干啥?”



“让你过来,你就过来!”太上皇无奈,只得放下手里的工具走过来。



这女人,自打他退位以后,是越来越不怕他了。



等他走到近前,太上皇后道:“张嘴!”



太上皇警惕地看着她:“你又弄什么幺蛾子?”



“让你张嘴就张嘴。”



于是乎太上皇刚一张嘴,一截红薯就塞进了嘴里,他下意识的咬了一口,咔嚓咔嚓的嚼。



太上皇后回过头挑衅的看了小夫妻一眼,那意思再明显不过。



小两口儿面面相觑,突然噗嗤一声笑了。



俩人行了一礼,牵着手离开了。



那什么,有些场面太美,不适合儿女近前观看,所以还是避开的好。



刚刚收归东洋,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因为之前小妻子跟他说过前世倭国的事情,他原本是想把所有倭人都屠尽的。



但多方思虑后还是放弃了这种念头。



一来,倭国人数不少,有将近七十万,全部屠尽太伤天和。



这么做与小妻子之前那个世界的倭国人没有任何分别。



而且大肆屠杀,倭人一旦被逼到绝境,他们就会绝地反抗,倒时候反而不美。



二来,大夏一旦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必定会激起其他周边小国或者势力的警惕心。



从而一致结盟共同对抗大夏。这于大夏将来的宏图霸业没有任何好处。



三来,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现在的大夏,版图面积太大,而人口严重不足。杀光了倭人,他还得从本土迁移子民过去。



如今大陆上的地都种不完,谁会愿意拖家带口背井离乡的,跑去东边一个小岛上谋生。



那又不是什么好地方,每年不是飓风就是地动的,自然灾害频繁。



倒不如留下他们,该种土豆种土豆,该修路修路,分而教化之。



他们本就没有自己的文字,如此百年后,谁还记得他们的祖宗是谁,他们会彻彻底底的成为大夏的一个普通少数族群。



至于那个所谓的倭人天皇和皇室,及幕府将军之流则全部处决,一个不留。



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留着也是浪费粮食。



下午蒋禹清回了趟蒋国公府。



听说她要回娘家,太上皇十分大方的给了她一筐刚刨出来的红薯和一筐土豆,让她带回娘家去,给家里人尝尝。



蒋文渊陆玉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