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豪强的诉苦大会[1/2页]

嘉定,古猗园。



园内,戏鹅池上有一座楼阁。



厅堂中,十几人正汇聚于此,召开诉苦大会……不,议事。



都不是寻常人物。



要么来自江南显赫世家豪族,要么是东南商界巨擘,无一不是大富大贵。



“云逍子主政江南,倒行逆施,咱们以后再没有安生日子了啊!”



一名豪绅以掌拍击茶几,愤懑地出声。



“好日子?”



来自太仓王氏的王时敏冷笑道:“能有条活路就不错了,还指望有好日子过?”



正月,云逍在苏州承天寺召集官员议政,已经定出了今后江南的农、商布局调整方向,消息早就传遍江南。



再加上摊丁入亩以及其他税制革新,对于江南的地主、富商相当不友好。



别的不说,就拿王氏来举例。



太仓太原王氏,是江南首屈一指的大地主。



按照官府的农业产区划分,太仓属于棉花区,至少要保证‘棉七稻三’。



不一定非得是种稻,但必须种植小麦等粮食。



这倒不是不能接受,毕竟还是以棉花种植为主,粮食为辅。



要命的是摊丁入亩。



人头税、徭役,全都摊到土地中。



田越多,缴纳的赋税自然也就越多。



最为要命还不是这个。



往后的田税,实行累进税。



超过官府定的平均基数,田税逐级叠加。



一户人家的田产,人均在十亩以下,赋税定的极低。



这样的人家,日子不难说是过得很滋润,至少是衣食无忧。



田产超过万亩的大地主,可就遭殃了。



光是累进叠加起来的赋税,一年到头几乎是白忙乎。



遇到灾荒之年,甚至要亏本。



不缴,或者是跟以前那样欠着?



那么恭喜你!



有功名的被夺去功名。



抄家、下狱,一点都不来含糊的。



王时敏发出一声哀叹:“如今南直、浙江各地,田产超过千亩者,都在大肆抛售,上等水田,一两银子一亩地都无人问津。”



一名豪绅恨声说道:“云逍子的政令,苦了咱们这些有田的,却便宜了那些穷棒子。云逍子,这是在杀富济贫啊!”



“你们这些田产多的日子没法过,咱们这些走海路跑买卖的,难道就有好日子过?”



一名闽商跟着愤懑地出声。



他所说的海路生意,当然不会是什么正当买卖,而是走私。



其实这年头,根本就没有什么国家概念,也不存在走私这个说法。



事实上,大明以前的海外贸易,几乎全都是走私,并且是海盗和海商一体,光明正大的武装走私。



如今却不成了。



去年初,何乔远因病告退,孙传庭升任海事总督。



这厮手段可不是一般的狠,以雷霆手段整顿东南沿海各处的市舶司,严厉打击走私。



东南沿海地区,哀鸿遍地。



再加上郑芝龙的水师日益强大,纵横大海。



走私这条路,已经被断了。



崇祯云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