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0章 干砸了,连遗民都没得做[1/2页]

张国维接着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大明出口的货物,以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品为主。”



"泰西进口萎缩,南洋又贫瘠,又如何能买得起这些货物?"



“若是以白银购粮,长此以往,又会导致白银外流。这该如何是好?”



“简单!”云逍不假思索地说道:“以物易物,棉布!”



南洋再穷,人总是要穿衣服的吧?



拿棉布换粮食,绝对是巨划算的买卖。



叶正德鼓起勇气说道:“督宪大人有所不知,大明的棉布,产地以松江府为主,受棉花产量限制,供应大明都远远不够,怕是没有盈余用来换取粮食。”



‘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



自大明中叶起,棉纺织生产已成为松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所产布匹通过漕运销往全国各地。



《天工开物》记载:‘凡棉布寸土皆有,而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



甚至是皇帝、公卿,也用松江棉布作衣。



松江棉布享有‘衣被天下’”,此时的产量高达2000万匹每年,占据全国年产量六成以上。



叶正德身份松江知府,这点常识倒是有的。



“你倒是个务实的官员。”



云逍朝叶正德点点头。



叶正德顿时感到骨头都轻了几分。



“事实正是如此,不过却可以解决。”



“眼光放远点,咱大明的棉花不够用,可以自印度贩运。”



云逍不假思索地给出了答案。



众官一阵迷茫,同时一阵钦佩。



他们连大明国内的事情,都还整不明白。



云真人却已经放眼全世界。



谪仙人的格局,真不是凡夫俗子能比的。



大明人不知道的是,此时印度出产的棉花,品质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



棉花生长喜旱,但是但棉织却需要湿润一些,否则质量较差。



因此产棉区和绵织通常并非是在同一地。



再加上技术方面的原因,印度只种棉花,却并不织造棉布。



印度的商贸,此时被荷兰东印度公司把持。



东印度公司将印度棉花,源源不断地输送欧洲,直接把英.国的呢绒织造业给干趴下了。



英.国甚至专门出台法律,禁止使用棉花制品,可惜没鸟用。



由于荷兰的东印度公司,此时与大明此时并无商贸往来。



所以要想从印度贩运棉花,还是需要经过谈判……包括用战舰的那种。



现在水师实力,还干不过东印度公司,暂时先花钱买。



等大明水师纵横四海的时候,直接干翻荷兰人,打下产棉区。



当然了,那些高产粮区也不会错过。



三哥的祖先给大明种棉花,后世的三哥们想必应该不会有太多的意见。



“棉花来源有了,这还不够,还要提高棉纺的效率。”



“我有一法,可以让棉纺效率,提高近十倍。”



云逍又抛出一记重磅炸弹。



他说的当然了是珍妮机,不,云真人发明的,怎么能叫那名儿?



穿越者要是不发明这个,也算是白混了。



官员们这次倒是没有太多的惊奇。



都麻了。



云真人出手,别说是提高十倍效率。



提高一百倍,也不得不信啊!



云逍的远景规划,是要将松江府建成世界棉纺中心。



可千万不要低估棉花的作用,



崇祯云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