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田产是根基?不,祸根![1/2页]

崇祯四年,腊月初九。



海宁,查氏大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今天是查家老太爷查志文的七十大寿。



此人曾担任过庐州同知。



在任时,曾身先士卒,兴修河堤。滨江爆发水患,他不及向上峰请示,就开仓赈济灾民,因此声名远播,在江南声望极高。



一大清早,宾客尚未登门。



查老太爷一身大红吉服,在后宅堂屋接受子孙后辈拜寿。



查氏以耕读起家,诗礼传家,因此拜寿的方式,与其他世家豪门也截然不同。



及冠之年的晚辈,要当场献文祝寿。



年纪小一点的,也要背诵圣贤经典来祝寿。



今天若是表现差了,不光要被老太爷当众训斥,这一年的日子都别想好过。



今天子孙们都表现的不错,查志文不由得老怀大慰,一张老脸如同绽放的老菊。



查志文的目光在人群中扫了一遍,脸色顿时一沉。



“怎么不见崧继?”



查崧继是长孙,最受查志文疼爱。



今天是他七十大寿的日子,居然不见查崧继人影,也难怪他会生气。



查允揆连忙说道:“昨天秦凤梧秦公子邀请崧继前去赴宴,至今未归。”



查志文神色稍霁。



他自然是知道秦凤梧的。



孙儿与秦凤梧结交,也是一条人脉。



负责打理族中事务的老二说道:“佃户们也凑了个份子,为父亲大人祝寿。他们说,今年的年成不大好,明年的租子,能不能稍微降一点。”



查志文露出不悦之色:



“哪里是什么年成不好?他们是听说要清查田亩了,借着机会讨要好处来着。”



“去告诉他们,云逍子的政令,在浙江行不通,别想那些没有的事情。”



“明年的租子不仅不降,还要涨上一成!”



当年庐州开仓放赈,那是官府的粮食。



减租减的却是自己的,那帮泥腿子这是在想屁吃呢!



说完,查志文又开始教训儿孙们。



“那些个没见识的土财主,之前云逍子还没到浙江呢,就有人急着把田产贱卖掉,甚至白送出去!”



“一群蠢材!”



“耕读耕读,有田才能耕,才能供养这么多的读书人去科举,富贵才能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



“都记牢了,田地,才是咱们查家的根!”



晚辈们纷纷表示受教。



查志文又是一声冷笑:“可笑那云逍子,竟然想清丈田亩,毁了我查氏的根基。”



“一个方外的道士,不好好在道观里清修,却整天蛊惑皇帝,在江南兴风作浪,终究会是刘瑾、魏忠贤的下场。”



正说话间,下人匆匆来报:“布政使司的参议张伯鲸带人来了……”



查志文一怔,困惑地说道:“张伯鲸?这个幸进小人,也会来给我拜寿?”



那下人急惶惶地说道:“他带着兵,不像是来拜寿的。”



查氏众人无不骇然变色。



紧接着又有一个下人跌跌撞撞地跑进来,“大事不好了,官差闯进宅子抓人了!”



查家众人全都慌了神,匆匆朝前面走去。



还没走出后宅,众人就迎面碰上张伯鲸带着几十个兵丁闯了进来。



崇祯云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