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银荒,亡国危机[1/2页]

“这小小的银券,怎会如此重要?”



提到国事,张嫣顿时紧张起来,之前的种种杂念顿时化作乌有。



“这小小的银券,却是关乎国本,甚至是关系到大明的存亡!”



云逍的神色少有的凝重。



张嫣和刘太妃都是吃了一惊。



素来风轻云淡的云真人,这种表情可是十分少见。



“能够威胁到大明江山的,不仅只有天灾、瘟疫,以及建奴、民乱,以及宗藩、土地等种种弊政。”



“大明此时,还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危机!”



“这个危机,甚至更甚于前者……银荒!”



云逍一边走着,一边向二人解释。



后世的历史学家,对于大明亡国的原因众说纷纭。



天气说、腐败说、党争说、汉奸说等等。



其实大明灭亡更深层次的原因,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字。



银荒!



华.夏并不是主要产银国。



因此白银根本满足不了社会货币需求。



从古至大明中叶,主要流通的是铜币,银子根本就不是主流。



后世的电视剧中,不分朝代,动不动就拿出白银买单,纯属扯淡。



大明立国后,国家法定货币是宝钞和铜钱,那时候依然不是白银。



民间也有使用白银,只是比较稀少。



朱元璋发行宝钞之后,明令禁止金银流通。



要命的是,朝廷没有准备金的意识,滥发纸钞,导致宝钞迅速贬值。



再加上铜产量,以及私铸钱币、铜钱海外走私等原因,最终引发了货币危机。



以至到嘉靖年间,甚至倒退到以物易物的原始状态。



这时候,拯救大明的白银,闪亮登场了。



隆庆开海之后,大量商品出口,换回来的是大批白银。



明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白银最大的流入地。



当时全世界白银产量中的1/3甚至是一半,都流向了大明,总数多达三亿两以上。



大明成了名副其实的“白银帝国”。



万历年间,张居正改革税法,使用白银计税,确立了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



正是白银,造就了繁荣经济,暴涨财富。



万历这个大明最废物的皇帝,之所以能完成“三大征”等一系列劳民伤财之举,经济却没有崩溃,其实全是白银之功。



然而白银在拯救了大明的同时,也为大明亡国埋下了巨大隐患。



一个白银产量极低的庞大帝国,以白银作为货币,患上了“白银进口依赖症”,问题相当严重。



更为要命的是,大明以前的对外贸易,都是民间贸易。



白银在民间大规模流通,朝廷根本无法掌控国家货币。



白银货币化,标志着原先掌握在官方手中的铸币权,移转到民间。



不受控制的白银货币,冲击着整个社会,后果可想而知。



白银受制于外,一旦外界出现动荡,就会引发货币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必然造成国内社会危机。



而朝廷根本无法通过货币的手段来调节,甚至没有任何意识去防范货币危机。



云逍的这些货币理论,刘太妃自然是听不懂。



崇祯云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