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骑兵新时代的到来[1/2页]

惊讶的不光只有海兰珠。



双方骑兵相互冲击之后,蒙古骑兵惊喜地发现,自己竟然要同时面对两三把马刀的局面。



道理再也简单不过。



蒙古兵的战法,是最为传统的豪勇冲锋,散阵骑兵打法。



这跟影视剧中的骑兵集体冲锋有些类似。



骑兵的阵形散乱,准确地说,是没有阵形。



两军相遇后,蒙古骑兵只能各自为战,混乱厮杀。



蒙古骑兵人数虽然很多,然而直接面对明军阵形的却只有冲在前面的那些人。



而明军却依靠严明的军纪,在奔跑冲锋中保持密集队列,这是一种整体战术。



蒙古骑兵的个人骑术、武力再强,战马再怎么雄壮,以个人硬拼集体的力量,结果自然是毫无悬念。



并且与明军的装备相比,蒙古骑兵就如同叫花子。



皇家骠骑兵使用的马刀,不仅设计比蒙古人的弯刀更为合理,更适用于骑兵冲锋,并且是兵仗局用最好的精钢打造。



他们身上的锁子甲,同样也代表着大明最高的甲胄水平。



不仅防御极佳,连同棉甲胄在一起,重量也不到三十斤。



只要不是用狼牙棒、大锤这样的重型武器,蒙古骑兵的弯刀、箭矢,很难伤到他们。



反观蒙古兵……历史上建奴数次入关劫掠,连百姓家里的铁锅都抢,可见缺铁缺到什么地步。



建奴都是如此,更别说是蒙古兵了。



甲胄之类的就别想了。



明军的马刀从他们的身体划过,比切豆腐还要轻松。



另外明军两列横队的阵形,被蒙古骑兵一穿就透,想要调转马头回击,又是不可能。



因此可以将战损降低到最低。



近三万蒙古部族联军,根本就无法发挥出人数的优势。



最后的结果,没有任何悬念。



跟后来在欧洲战场上,发生的无数战例一样。



在铁墙式队列冲锋面前,散阵的蒙古骑兵即使有更高强的个人武力,也在瞬间被冲的人仰马翻。



纪律,比骑术更重要,这是骑兵作战的铁律……无论是欧洲军队之间的战争,还是世界其他各地,世界上发生过的所有骑兵战,都逃不过这一定律。



第一轮冲击过后。



蒙古骑兵变得更为混乱了。



这些骑兵并非是职业军士,而是牧民,临战时才被征召,哪有什么纪律性可言?



再加上又是来自近十个部族,人数又是众多,根本难以统一调度指挥。



而明军在经过第一轮冲击后,军官和督战队约束军士,迅速调转马头集结,重新组织起线列队形。



然后向蒙古骑兵发起了第二轮冲击。



而此时蒙古人,依然是乱糟糟的一团。



吴三桂再次下达命令。



慢步、快步、跑步、袭步冲锋!



绝大多数蒙古骑兵都有些踯躅不前。



只有少数悍勇之辈,毫无畏惧地迎向明军。



还有很多蒙古人弯弓射箭,试图阻挡明军骑军铁墙的推移。



虽然弓箭给明军造成了一定杀伤,对于大局却没卵用。



骑兵近身搏杀,别说是弓箭,后世的手枪、卡宾枪都没多大作用,反倒因此失去了骑兵最擅长的速度。



等明军发起袭步冲锋的时候,弓箭彻底失去了作用,很多蒙古骑兵开始犹豫、迟疑,信心开始动摇。



在线列铁墙的快速推进下,蒙古骑兵如同被篦子过了一遍。



第二轮冲击过后,蒙古骑兵彻底溃散,各部落的台吉、头领,已经很难约束自己的族人。



崇祯云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