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赈灾,减免赋税?不,一文不出![2/2页]

云逍却给一个陌生女人,死后最起码的体面。



这个小男人,就是与众不同啊!



在他的心目中,没有高低贵贱,也没有男女尊卑。



能跟在这样的男人身边,哪怕是做个婢女,又是何其幸甚?



众人进入镇子内转了一圈。



原本十分繁华的村镇,此时只剩下三十来口人。



有门路的,都去投亲靠友了,有气力的也都外出寻生路。



留下的这些,都是老弱妇孺。



官船上带的有赈济粮,张国维让差役取来粮食,分给受灾的百姓。



众人回到官船上,简单的洗了一下,然后来到舱中议事。



刚一坐定,范景文迫不及待地问道:“官府可曾设法救灾?”



“自受灾以来,苏州府上下陆续颁发政令,想尽千方百计救灾。”



“蠲免赋税,募集钱物,煮粥济饥,籴米平粜,移民就食……”



祝知府滔滔不绝,向云逍等人介绍采取的救灾措施。



“张抚台推行救荒‘六先’‘八宜’‘四权’‘五禁’‘三戒’之策,这才使得受灾之地不曾出大乱。”



说到这里,祝知府露出敬佩之色。



范景文问道:“什么是六先、八宜、四权、五禁、三戒?”



祝知府一番解释。



六先”,先示谕,先请蠲,先处费,先择人,先编保甲,先查贫户。



“八宜”,次贫之民宜赈粜,极贫之民宜赈济,逺地之民宜赈银,垂死之民宜赈粥,疾病之人宜救药,罪繋之人宜哀矜,既死之人宜募瘗,务农之人宜贷种。



“四权”,奖尚义之人,绥四境之内,兴聚贫之工,除入粟之罪。



“五禁”,禁侵欺,禁寇盗,禁抑价,禁溺女,禁宰牛。



“三戒”,戒后时,戒拘文,戒忘备。



范景文赞道:“张抚台,赈恤有方,受灾黎民能够赖以存活,全靠抚台之功!”



云逍也是心生敬佩。



不愧是明末能臣张国维!



王承恩暗自将这些记下,准备秘奏给崇祯。



张国维苦笑道:“本官只是尽力罢了,拯救江南百姓,还要靠云真人、范大人以及王公公。”



云逍开门见山地问道:“有什么难处,但讲无妨!”



张国维一怔,没想到云逍竟然如此直接。



稍加思忖之后,他不再说那些早就想好的说辞,直接道出难处。



“缺钱、缺粮、缺人!”



赈济灾民,自然离不开钱和粮两项。



江南虽然富庶,赋税却比其他省份要重数倍。



并且这些都是要上交朝廷,地方截留的不多。



不仅百姓穷,官府也不宽裕。



至于缺人,不光是缺劳动力,官吏也不得力。



大灾重建,需要征发徭役。



百姓受了灾,又要承担繁重的徭役,自然是要想尽办法逃避。



要么投身富绅豪强,为奴为婢。



要么,就是背井离乡,成为流民。



官府上哪儿去抓壮丁?



至于官吏,那就更容易理解了。



没钱没粮,怎么支使的动官吏?



况且赈灾是个苦差事,捞油水的事情轮不到下层小吏。



他们自然也就不会卖力去做事。



其实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字。



钱!



“还望云真人、范大人和王公公,奏请朝廷,减免受灾之地赋税,拨付赈灾钱粮,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张国维站起身,向云逍等人躬身一礼。



范景文不假思索地说道:“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本官,当仁不让!”



云逍摆摆手,淡淡地说道:“不,朝廷一文钱不会出,更不会减免江南赋税!”



张国维一怔,随即露出愤懑之色。



崇祯云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