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气象一新,皆因一人[1/2页]

“这四项,说起来简单。”



“除了兵器装备,其他三项,都是两百多年积累的沉疴。”



“要想根除旧弊,又是何其困难?”



云逍摇头一叹。



别说是崇祯,连他想着都是头皮发麻。



“叔父曾说过,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有叔父谋划,陛下又下定决心,朝中有温体仁、李邦华等能臣相助,无事不成!”



崇祯断然说道,表现出从未有过的坚决。



云逍一阵意外。



‘侄儿’如今,让人刮目相看啊!



不过仔细想想,崇祯态度如此坚决,倒也十分正常。



歪脖子树的威胁,时刻都在那里呢!



再怎么艰难,都不得不痛下决心做出改革。



歪脖子树,真是个好东西啊!



“忠烈祠落成,需要立碑祭文。”



“叔父才学冠绝当世,到时候有劳叔父了。”



崇祯满怀希冀地说道。



你想让叔出丑是不是……云逍呵呵一笑。



“叔是方外之人,不便写这样的东西,还是找其他人吧。”



贫道的鸡爬字体,怎么能拿得出手?



所谓的才学……叔是文抄公好不好?



写诗作词都好说,怎么都能找到一篇应景的。



祭文……这东西上哪儿抄去?



总不能写‘三年以来,在抵御外辱的战争中牺牲的大明英烈永垂不朽’?



崇祯只得作罢。



告辞云逍,回到皇宫。



独自在文华殿独自沉思良久。



关于兵政改革,在心中有了大致框架。



“宣温体仁、张维贤、李邦华!”



崇祯迫不及待地找来三位重臣商议。



三人不知道皇帝宣召,又是有什么急事。



来到文华殿后,都是惴惴不安。



“召三位卿家前来,是为兵政一事。”



“兵政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甚至不改就会亡国的地步。”



“三位卿家,可有什么良策?”



崇祯提出兵政改革的事情。



三人面面相觑,没人开口说话。



兵政改革,就是一个超级马蜂窝。



李邦华以前整肃京营,仅仅只是按照旧有的制度,整顿占役、虚冒等弊端。



并没有大动干戈,更不敢逾越旧制。



结果触碰到很多人的利益,被群起而攻之。



若不是云逍,他现在已经回乡种地去了。



一个京营都是如此,何况是整个大明的兵政?



况且如今兵政弊端重重,即使想改革兵政,也无从谈起啊!



轮到朕显圣的时候了……崇祯风轻云淡地一笑,智珠在握。



温体仁心中一动,说道:“陛下定是胸有成竹,还请明示。”



“那朕便随意说说。”



崇祯不急不缓地道来。



“要想根除兵政陈弊,须从四点入手。”



“一曰,思想保障。”



“二曰,组织制度。”



“三曰,装备体系。”



“四曰,后勤保障。”



“此四者,缺一不可!”



三位重臣一脸懵逼。



崇祯继续滔滔不绝,向三人一番详细解释。



崇祯云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