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大厦奠基人[1/2页]

“大明的监督体系,太多、太乱,反倒失去了作用。”



云逍摇头一笑,放下筷子,徐徐道来。



对于明末的腐败,他以前也曾经在网上,跟键盘侠辩论过多次。



因此对其根源、弊端,了解的十分透彻。



根子还是出在朱元璋。



古往今来,对待贪官最狠的皇帝,莫过于这位洪武爷。



对于贪官,心狠手辣,从不留情。



可讽刺的是,大明如今贪腐成风,却是拜他所赐。



根源就在他当初制定的监察体系。



大明的监察体系,可谓是最为严密的。



明面上,有都察院御史,和设立在六部的六科给事中。



这就构成了各有分工、互相制衡、纵横交错的权力监督网。



暗里,还有锦衣卫。



阴阳、明暗两套监督网络。



这应该是密不透风了吧?



就这,朱元璋还不放心。



万一自己的后代中,出了不肖子孙。



冒出一些滥用皇权、为祸社稷的皇帝怎么办?



皇权也得有限制。



于是乎,又改良了言官制度。



赋予言官风闻奏事之权。



并专门立下祖制,皇帝不得杀言官。



再到后来,成祖朱棣又设立了东厂。



成化年间又设立了西厂。



监察机构越来越多,反倒越来越臃肿,矛盾交错纵横。



最终完全变成了一个畸形的怪胎。



监察的越多,反倒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以至于到最后,各项法令,全都变成了一纸空文。



特别是言官制度。



风闻奏事,使监察机构,沦为了党争和营私的工具。



皇帝和大臣被束缚了手脚且不说。



皇帝跟大臣斗,党派之间也在激烈的争斗。



整个朝堂,成了各个势力的角斗场。



长此以往,大明哪有不亡国的道理?



“叔父之言,令侄儿如同拨开云雾见月明。”



“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不,在书中是万万学不到的!”



崇祯豁然开朗。



吏治腐败,是任何朝代都十分头痛的问题。



崇祯一朝尤其严重。



可崇祯却始终找不到根源所在。



云逍的一番话。



让他如同浆糊一般的脑子,陡然变得清晰了许多。



“要想吏治清明,必须对整个监督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革新。”



“该如何革新?请叔父教我!”



崇祯移身到云逍身侧,满脸热切。



“你该不会是想去蹚这个浑水吧?”



云逍警惕地看着云逍。



历朝历代的改革派,比如商鞅、王安石、张居正这些大牛。



最终有几个有好果子?



何况是牵扯到吏治。



就凭侄儿这块料子也能行?



一旦卷进去,连骨头渣子都不剩一点。



“侄儿只是向叔父请教,增长一下见识。”



“叔父不是打算,让侄儿当内阁首辅吗?”



崇祯面不改色,神情自若。



王承恩在暗中赞了一声。



陛下这演技,越来越精湛了。



云逍点点头,“那就跟你说道说道。”



“叔父请讲!”



崇祯打起十二分精神。



“督察院、锦衣卫、东厂,这三大机构的职责,要重新厘清。”



云逍竖起三根手指,一一道来。



“锦衣卫的职责,重点要放在监察军队,以及对外刺探军情。”



崇祯云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