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不肖子孙朱由检见过太祖爷 ![1/2页]

原来朱元璋和李雄志两人早就已经来到了这边,刚巧也听到了田志伟和朱由检的大部分对话。



本来李雄志准备直接过来,但是朱元璋却叫住了李雄志。



因为他也想要听听朱由检嘴里的大明是什么样子的。



这大明最后一个皇帝能够说出什么样的话,朱元璋也是极为好奇的。



刚巧,田志伟询问朱由检他那一朝都有什么治国能臣或者是能人异士。



对于这个问题朱元璋也想知道。



他在外面的大明朝可是留下了不少的人材来辅助朱棣的,就算朱棣不行,那也会辅佐大明朝廷的下一任帝王的。



按照这个道理,朱由检的说的朝臣应该就有自己知道的。



所以朱元璋的打算是躲在暗处,先听听朱由检怎么说。



先不管这个朱由检是不是疯子,至少自己不能这么快出现。



万一自己出现了自己,朱由检对自己的言行有所收敛怎么办。



或者说,万一自己没有忍住不让朱由检继续说下去怎么办。



想要听到朱由检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先不要现身,就静静的等着朱由检述说就好了。



本来还想着听到几个熟悉一点的名字,这样的话朱元璋心里也能够舒服点。



即便是大明朝廷真的被覆灭了,但是自己留下的那些人也还是站在了大明这一边,没有背弃大明。



自己留下了这么多班底,这样的大明都能够被覆灭。



那只能说是大明时运不济,命该如此了。



可如果一个自己熟悉的名字都听不到,那就可以基本肯定朱由检就是个胡言乱语的疯子了。



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理由来编造大明朝廷灭亡的消息。



对于这样的疯子,朱元璋还真的就有兴趣想要听一下朱由检的故事。



他还真的想要听听在朱由检的嘴里,大明朝廷是怎么样被覆灭的,又是被什么样的人给掀翻的。



这个事情,就跟听故事一样。



朱元璋还真的就想听听在别人的嘴里,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大明朝廷最后是什么样的结局。



可是没有想到朱由检开口就说的这么离谱。



说什么大明朝廷出现了一个九千九百岁,还特么是个太监。



这怎么可能。



就算是编造谎言,至少也要编造的像样点吧。



说大明朝廷出现了一个九千九百岁可以,但是那人的身份至少也是个手握重兵的藩王吧。



再不济,就算不是老朱家的王爷,那也得是个权倾朝野的大明重臣吧。



又不是皇亲国戚又不是朝中大臣,你搞出来一个太监是什么鬼。



朱元璋心中十分的不解和困惑。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朱由检说的这个九千九百岁居然是个太监。



要知道,朱元璋从来都是看不起太监的。



别说看得起了,朱元璋压根都没拿正眼看过太监。



太监那是什么人?



那是残缺之人,那是最下贱的人。



一个连男人的根本都不要的人,这不是下贱是什么?



总之,在朱元璋的眼中太监就是低人一等。



现在朱由检说一个太监在大明朝廷内窃取了重权,还被冠以九千九百岁之称,这不是扯淡是什么。



他当年开国的时候,可是立下了祖训。



内臣不得干政,特别是宦官。



为此他还特意命人制造了一块石碑竖在了皇宫大内,让所有人都看到,都谨遵这个祖训。



朱元璋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也是一个乞丐出身。



但是在他当上了皇帝之后,他还是很刻苦学习的。



他对历史也很感兴趣。



俗话说得好,以史为鉴知兴替,以史正人明得失。



从历史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也能够明白很多道理。



历史上太多朝代是因为宦官弄权所以搞到最后才丢了江山的。



秦始皇那么厉害的人物,有史以来第一个一统中原的千古一帝。



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却因为后人听信谗言、信任宦官,所以才二世而亡。



唐太宗李世民,被评价为千古名君,他后面的大唐依然是被宦官专政所困扰。



甚至于唐朝末期,宦官甚至都已经动摇了大唐的根基。



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历史上这么多教训,都说明了太监不是个好东西。



一旦让太监有机会接近权力中心,那绝对就是和大祸患。



所以,朱元璋从一开始就很明确了自己的态度,那就是要彻底断绝太监干政的可能。



不但他自己的洪武一朝如此,而且要将其编入祖训,祖祖辈辈都遵守下去。



这在朱元璋的年代甚至都是铁律,任何人不得违背。



朱元璋也相信不会有人违背的。



他不相信他朱家的后世子孙会如此的大逆不道,枉顾他所编写的祖训。



可事实就是,除了朱元璋和朱棣两父子外,大明朝其他的皇帝都没有再理会这个祖训了。



甚至于都有胆大包天的太监王振将朱元璋所立的,刻有宦官不得干政的石碑给挖走。



这要是朱元璋知道了估计会惊掉下巴。



除了王振之外,后面更是弄出来了一个东厂,叱咤大明朝堂直至大明灭亡。



大明朝国祚接近三百年,几乎都有太监的影子。



大明一朝所产出的权倾天下的大太监,在历史上也是最多的。



到了明朝末期,朱由检这个皇帝甚至于都不能够自保了。



如果不是东林党这些文官集团的支持,恐怕他连魏忠贤都扳不倒。



但这一切朱元璋是不知道的。



在朱元璋的心中,他的大明可以亡,但是绝对不会是亡在太监的手里。



但大明的灭亡,太监可以说功不可没。



“绝对不可能!”



“咱大明一朝怎么会有这么嚣张的太监,还九千九百岁。”



“这怎么可能。”



“难道大明的皇帝都枉顾祖训了?”



“祖训说的那么明白,宦官不得干政,只要大明的那皇帝是严格遵守祖训的,那绝对不会有这么嚣张的太监。”



朱元璋看向了朱由检,出声驳斥道。



“难不成我大明朝的皇子皇孙们都枉顾祖训?如此大逆不道?”



“还是说我大明朝廷后来的皇帝都是酒囊饭袋,连这几个阉人都驾驭不住。”



“能让他们手握重权?”



朱元璋看向了朱由检,冷冷的说道。



他的意思很明白。



要么大明朝后面的皇帝都不孝顺了,都枉顾祖训了,开始让太监干政了。



所以才会有九千九百岁的大太监出现,严重威胁到了皇权。



要么就是大明朝廷后面的皇帝都是废物,一个个都是昏君。



连几个太监都不能够驾驭,反而还让这些太监们架空了皇帝,掌控了权利。



朱元璋可不信他们老朱家后面的皇帝都会是这种废物。



李逍朱凝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