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朱高煦:老爷子,我想换封地!![1/2页]

“这套卷子,你们也跟随着一起做,咱也做。”



大本堂之中,朱元璋让人将试卷发放给了皇子皇孙以及曾孙们。



对于李逍出的题目,朱元璋很是放心。



根据李逍的思路来看,想要做好官,什么都要懂一些才行。



夫子将试卷发到皇子皇孙们的手中。



朱高煦一脸懵逼,指了指自己,道:“皇祖父,为何我也要做题?”



今日一早,朱高煦就被朱元璋传到宫里,还以为有什么好事等着自己,结果是来做题的????



这大本堂一堆小萝卜头,自己一个大老粗跟他们一起做题?



“怎么?”朱元璋不满道:“你不是咱的孙子?”



朱高煦指了指坐在自己旁边的儿子朱瞻壑,看向朱元璋道:“我这个大老粗,跟自己儿子坐一起做题,这是不是不太好.”



朱元璋脸色一沉:“你有异议??”



朱高煦怂了:“不敢.”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高煦,你现在掌管军中三千营,啥也不懂,你如何统帅军队??”



朱元璋白了朱高煦一眼,拿了张卷子坐了下来,道:“咱跟你一起做题,你的年纪能大的过咱?”



朱高煦哪敢犟嘴啊,只能认栽。



早知道是来做题的,说啥也要装病啊



朱元璋则是说完,看向所有的皇子皇孙们道:



“哼哼,别以为这次考试成绩好坏与你们没有关系,国师说过,凡事能者优先,能者居之,这次考试排名前列者,日后分封择优,考入前两千名者,咱还有赏赐!”



一听这话,不像是开玩笑。



虽然是太上皇不管政务,但朱元璋的话朱棣还是不敢不听的。



如此,大家不敢怠慢了。



纷纷抓紧时间,开始看题作答。



朱高煦也是认真起来,拿起笔,低头看向试卷。



嘿嘿若是考个排名靠前的成绩,岂不是可以要求将自己的封地换一换了?



云南那贫苦之地,谁爱去谁去。



就凭借我天天跟姐夫混在一起,我能做不出来这题?



还真的做不出来。



第一题就把朱高煦给难住了。



随后,第二题也不会,第三题也不会



朱高煦刚想说,这题也太难了吧!



却听到朱元璋在那里惊讶了一声,道:“李逍这是出的什么题,怎这么简单?这不是三岁小儿做的题目吧?”



听到这话,朱高煦立马闭嘴了。



对于朱元璋来说,这题目简直太简单了。



武则天埋在哪在陕西乾陵啊这叫题目吗?完全没难度啊,分明是一些常识.



朱元璋一看试卷的名称,就叫“常识”.



哦,那没事儿了。



不会有傻子不会做吧?



别说,还真有



很明显不少皇子都不会做。



比如朱高煦正在左顾右盼,他盯上了自己的儿子,小声道:“瞻壑,将试卷拉过来一点,给爹抄抄”



朱瞻壑憨憨道:“爹,你这是作弊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你该好好学习,而不是想着走歪门邪道.”



朱高煦没想到儿子反过来教育他起来了,看来平日里还是打少了,便没好气骂道:“入你娘的,你老子我考高点分,到时候分了好的封地,等你老子入土了,谁继承你老子的王位?”



朱瞻壑想了想,自己好像是世子啊.等爹上了西天,他就是汉王,那爹分了好封地,享福的不还是自己吗?



于是他笑了笑,“爹,您说的是有些道理.”



说完,他将试卷往旁边一拉,而朱高煦眼神儿好,一眼就能看到,结果发现试卷上是空白的。



朱高煦:“瞻壑,你怎不做?”



朱瞻壑:“爹,我也不会啊”



朱高煦气急败坏,用李逍骂人的话骂他:“草泥马的,你不会你还敢教育老子,看晚上回去老子不把你打的屁股开花.”



朱瞻壑神秘一笑:“爹,别着急,孩儿自有办法。”



说完,朱瞻壑一转头,看向自己右边的李无忧,道:“无忧姐姐,我想”



话没说完,李无忧撇了他一眼,随后用胳膊肘盖住了试卷。



见状,朱瞻壑心好痛。



朱高煦的心更痛.



怎么生了个傻儿子啊!



无奈,他只能靠自己了。



朱高煦发现,常识里面还有兵法相关的题目,于是他便将兵法题目都给填满了,其他都是瞎几把填。



一刻钟后,李无忧起身,交卷,引来一阵目光。



朱元璋欣慰点头不愧是李逍的女儿,当真不错巾帼不让须眉。



紧接着朱瞻基也笑着起身:“皇祖父,我做完了。”



说完也拿着卷子交了上去。



朱元璋看到后,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个曾孙也不错朱瞻基.髙炽的儿子,难怪聪慧.



接着,他看向朱高煦,果然那个呆瓜一头的汗,他的儿子也没好到哪里去.



半个时辰后,试卷上交,朱高煦填是填满了,就是



朱元璋特意看了看朱高煦的试卷答案,然后.人麻了.



第一题:第一位女皇帝埋在哪?



答:埋土里。



第二题:华夏人文初祖师是谁?



答:人文的第一个祖师。



第三题:神医华佗研究了一种强身健体的运动,请问是什么?



答:八卦拳。



第四题:常说的五湖四海,分为哪五湖,哪四海?



答:东湖,西湖,南湖,北湖,中湖。东海,西海,北海,南海。



第五题:黄河的发源地在哪?



答:在黄河的源头。



朱元璋扶额,滴汗



惟一值得欣慰的是,关于兵法的常识,倒是做的有板有眼。



随后,



常识考完后,还有算术、儒学、策论。



前两门,朱高煦是一窍不通。



轮到策论,策论的题目是:



【当官因以民为本,如果你是一村之长官,村子十分破旧,穷苦;村民愚昧,无知。面对这样的情况,你该如何带着村民,摆脱当前的困境,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以此为题,请写一篇文章。】



策论朱高煦一看题目这题他会啊!



他当初就是看着自己姐夫,如何将北平一步步带上富裕的道路。



“当初姐夫怎么说来着振兴对了,振兴乡村!”



朱高煦回想起来,面色一喜,开始奋笔疾书。



还好没规定用文言文,能写!



一个时辰后。



试卷上交。



朱元璋看了看朱高煦的答题,随后惊讶了。



心道:“这高煦对于乡村治理倒是很有见地啊,云南那边的蛮夷就是愚昧无知,日后让他去云南治理岂不是正好?看来.老四还挺会用人的,这高煦,封地就安排在云南!”



李逍朱凝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