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寒门难出贵子!公主下跪求情!爱情升华,超越生死不渝![1/2页]

“你说寒门难出贵子?”



最后一点,朱元璋微微皱眉,以往他都是注意到南北学子的差异太大,并没有注意到这点。



不过朱元璋是一个愿意去求证的人,招手道:“来人,速去户部查阅,上一次科举考上进士的考生的家族,速来汇报。”



“是,陛下。”



外面走进一名太监,得到命令后,又立刻退了出去。



啊这



要是等下一查,都是寒门子弟,那岂不是啪啪啪打脸?



李逍心中有些犯嘀咕,自己的这个想法是根据上次游江南总结出来的,那些穿着青衫的学子常常能出入高级酒楼,花楼,因此李逍断定,能读书考上功名的,没有穷人。



不过这都是猜想.



“咱们坐着慢慢等吧。”



朱元璋招呼大家都坐下来,笑着道:“都是一家人,如此紧绷干嘛,就算这李逍说错了也不要紧,他敢说,咱敢听。”



“是,父皇。”



朱棣使了使眼色,朱高煦立马就端着茶给朱元璋端了过去。



几人坐下喝喝茶,



又聊了一些其他的事情,舒缓了气氛。



一个时辰后。



太监端着查阅的户部奏疏走了过来,道:



“禀陛下,洪武二十二年科举记载的九百三十名进士,七百六十人是士族大姓,一百三十二人是是两代无官的书香门第或名宦之后。余下三十八人,是落魄数代一直无功名的寒门士族。”



话音落下。



结果呼啸而出。



朱元璋略显沉默,想不到还真如李逍所说。



大部分的官员都是出自士族大家,寒门难出贵子。



不过还好,也算出了三十八人。



朱元璋看向李逍道:“你是怎么察觉的?”



李逍如实回答:“是臣这次与永安郡主游江南,发现南方学子多数有钱,因而推测的。



想学好八股文,必要入学堂得名师指点,无钱根本读不起书,久而久之,功名就被大家族垄断。甚至考官出题的时候,消息灵通的家族,能推测出考官的喜好,获得先机。



就比如这次的考试泄题,其中必然有利益纠葛。



即便出了一些寒门子弟,但上京赶考的费用很高,想要获取费用靠功名,也只能接受当地地主阶级的资助。



久而久之,这些寒门子弟也难出淤泥而不染。



待这些寒门子弟考上功名,便可免税,这些地主家的田地,往往就寄挂在学子身上,从而逃税,总之于国不利。



最可怕的是,这些寒门子弟即便入仕,也会因为家贫而不得不朝着朝中那些权贵圈子靠拢,往往被当枪使,根本发挥不出真才实学。”



朱元璋若有所思的点头,“难怪南北考生,多为南方学子入榜,也有这样的缘故,李逍你的观察能力不错。”



顿了顿,朱元璋接着道:“可你后面说的有些危言耸听,他们能抱成一团?他们敢??”



“敢不敢”



李逍想了想,道:“臣有一计,陛下一试便知。”



朱元璋道:“说来听听。”



李逍道:“陛下,只要您动了官员们的利益,他们就会出来阻止您,他们会抱成团来阻止。”



朱元璋微微皱眉。



而李逍看向朱棣道:“殿下之前不是说,您想出军北元,需筹集军费?”



朱棣点头:“没错,李逍,你可有好主意?”



李逍道:“唯有加税。”



朱棣道:“加税难啊,孤还没想好从何处下手,百姓生活不易,总不能向他们伸手要钱吧。”



李逍笑道:“那自然不好,臣觉得,该向富人收收税了,铁矿,盐矿等民窑,那些都是产钱大户,何不向这些人加税?”



朱棣眼睛一亮,道:“这倒是好主意,你的意思是,百官会阻止孤?”



听到这,朱元璋也明白了李逍的用意,道:“李逍,我懂你的意思了,那些民窑大多都是士族大家的产业,你的意思是,如果咱加税,这些官员会出来阻止咱??”



李逍点头:“这样便能能看出,这朝堂之上隐隐还是会有团体的,他们平日里两袖清风,不作贪污之事。那是因为他们家有良田,也有产业,或是亲戚家的,或是好友家的,总之不在他们名下,但好处最终都是流入世家手中。”



说完,李逍道:“臣还有一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朱元璋道:“讲,今日就要说个透彻!”



李逍笑道:“那臣就说了,说句大逆不道的话。一朝天子一朝臣不假。但无论朝堂如何变化,大世家总能屹立不倒,他们已经成为了庞然巨兽,难以撼动,即便王朝更替,他们能跟随规则适应,他们的产业一直有人庇护,他们家族永远有人在朝中做官。”



听完后,朱元璋略微吃惊,这一点他早就看到了,只不过李逍敢说出来。



吹了吹茶杯中的茶汤,道:“老四,那就试一试。”



“对了。”



朱元璋看向李逍,“你说了这么多,就说咱八股取士有毛病,那你有何高见?”



李逍想了想,回想起来这段历史,废除八股取士的原因就是它束缚了才学人士的思想,这样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且从内容到形式都束缚着百缚应考者,使得很多的才学人士都不讲究实际的学问,近代华夏的危害也很大。



但废除的时候是1905年的9月2日,这天,张之洞、袁世凯一同奏请立停科举,1906年的时候,所有的乡会试一律停止,八股取士正式废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



想要废除八股,那就必须要有相应的考试方法替代,而且要教育配套这考试,不是说换就能换的。



李逍觉得,虽然危害特别多,但想换也太难了,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这不是自己能干成功的事情,这要一批文学分子一起才能改革成功的事。



最终,李逍还是摇了摇头:“臣眼下没有什么好办法,只是看出了毛病,还没想到如何解决。”



朱元璋:“.”



朱棣:“.”



朱高煦:“.”



朱高燧:“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朱元璋微微一笑,起身站了起来,看向李逍道:“李逍,你起来。”



“啊?”



李逍疑惑的起身。



“哎呦~~~”



李逍感觉自己屁股被踹了一脚,并不痛,不过他还是装作龇牙咧嘴一下飞了出去。



朱元璋踢了李逍一脚才解恨,骂骂咧咧道:“你这个臭小子,跟咱讲了两个多时辰的课,咱们一伙人听你分析了两个时辰,到头来你说无计可施???你小子竟说废话!”



朱棣心头一喜,父皇踢了李逍屁股一脚,还一幅大怒的样子,但其实就是做做样子,这样反而是亲切的表现。



若是真生气,不打你,也不骂你,不跟你说一句话,不说你的对错,那才是真死定了.



朱棣急忙哄着朱元璋,道:“父皇消消气,李逍这小子,就是这个德行,能跟你扯呼半天,结果这不是闹着玩么。”



说完,又看向李逍,露出一副严厉的样子,骂道:“李逍,还不给你皇祖父倒茶,给他消消气。”



“好嘞。”



李逍弹跳起来,拍了拍屁股的灰尘,嘿嘿一笑,倒了茶水给朱元璋递了过去。



“陛下,您是雄主,臣指出问题,您一定会想到解决的办法。就不劳小的费心了。”



李逍这般说道,心想,问题我已经给你抛出来了,我是想让你认识到这个问题,你自己想法子去解决吧。



毕竟这种动天下士族根的大问题,我也无能为力啊



朱元璋喝了口茶,道:“你小子,就不能让咱好好休息一下?咱都打算不管朝政了,你又抛出了这么大个问题出来。你说什么,也要说出个一二来。”



李逍想了想道:“臣以为,不该变动太大,科举如常,但可稍微变动一下内容,放开一些,不局限于四书五经和八股文体。甚至可以让六部的官员各出一些题来考考他们的务实能力。”



朱元璋想了想,道:“你这个让朱棣考虑去吧。”



说完,看向朱棣道:“老四,你去试一试,看看这帮家伙有没有李逍说的这般。现在就放出去消息,朝廷大军出征北元,要加征矿税,明日早朝你再提,看看百官作何反应。若真是如李逍所说,隐隐抱成一团,那这个八股取士,便真是有些问题了。”



加了税,就能出去打仗了.朱棣一喜,拱手:“是,父皇。”



李逍拱了拱手,准备告退开溜。



朱元璋凑了过来,小声道:“你小子鸡贼的很,刚咱踢你那一脚,就用了几分力,你能飞出这么远?”



李逍嘿嘿一笑:“陛下,宝刀未老,劲儿大!”



朱元璋没好气道,“去去去,明日早朝,记得过来。”



李逍拱手:“臣领旨。”



回去的路上。



两人骑着马,朝着京城的府邸走去。



李逍略微琢磨了一下今天的事情,看向朱高煦,道:“今天我说这事儿,是不是唐突了?”



朱高煦想了想,道:“我觉得不唐突,姐夫,说实话弟弟我非常认可你的想法,读书人就是一群误国殃民,整天指指点点”



李逍扶额,感觉问了等于没问。



这朱高煦是武将,跟文官天然就不对付。



俗话说有事夫妻多商量,李逍还是打算回到府邸后,跟朱凝云商量一下。



回府邸之后已将傍晚。



天边的火烧云将天际染成了蛋黄色。



今日朱凝云跟几位年幼的公主一同逛街,给李逍买了几身衣裳,让人准备好了饭菜,迎接二人。



“逍郎,今日辛苦了,怎么呆了一天?”



朱凝云笑着将李逍迎了进来,引荐道:“逍郎,今日几位公主来府内做客,这是南康公主、这是永嘉公主、这是含山公主、这是宝庆公主、这是江都郡主。”



眼前站着几位小姑娘,都是朱元璋的女儿,年龄和朱凝云相当,最小的那个宝庆公主才七岁,几人相貌都长得水灵,毕竟都是后面的妃子生的,相貌不差。



李逍朱凝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