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元璋狂喜!朱棣高光时刻!延期的科举,八股取士,于国不利![2/2页]

这几日,朱元璋也不用操劳国务了,亲自操办此事,非常迅速,直接购买了几处商铺,让宫里的御医拿着李逍的穴位图,亲自培训那些瞎子。



那些瞎子得知以后有衣服穿,有房子住,还有饭吃,一个个都十分愿意。



瞎子有老有少,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毕竟体质差的老瞎子,要么就是算命的,要么早就饿死或者病死了。



这些人吃饱了饭,还是有些力气,一个个很是卖力的学。



还真如姚广孝所说,他们触觉十分敏感,对身体的穴位拿捏的特别好,五日的时间,就学的差不多了。



开业的第一天,朱元璋让文武百官去消费。



虽然贵,但百官还是去了,随后效果一下就传开了,能跟朝廷官员结交的,哪有穷人啊,第三天生意就火爆了。



那里可是一个社交的好场所,房间一关,几人享受着按摩,还能边聊天,边谈生意,这种社交方式一下子就新潮了起来。



加上盲人按摩这个招牌,让人觉得非常高档,有档次,朱元璋还亲手提了字,那生意就更好了。



朱元璋现在看了看账目,除去开支和给盲人的酬劳,还有商人拿去的利润,每天有五百两银子的净利润入账,怎么能让他不开心?



每天如果稳定五百两银子的进账,一年便有十八万两白银。



要知道,现在每年的朝廷的税收也才刚刚两千万两,宗室、行政、军费、河工、赈济.各处要用钱。



“哎,李逍,你来了,你这个法子妙啊!”



朱元璋看到李逍来了,激动的挥了挥手,道:“不但让朝廷有一笔入账,还解决了一群瞎聋之人的生计问题,不错!”



话音落下。



朱棣朝着女婿看了过去。



感情父皇今天乐呵了一天,都是因为李逍的办法。



他看向李逍,道:“女婿,这种法子多想几个,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朝廷处处要银子,多一两银子入账,那都是好的.孤有些想去打打北元.要筹集军费.”



朱棣感觉自己的屁股要坐不住了,累死,还是让皇太孙监国,自己去打打仗算了。



朱元璋没好气的看了朱棣一眼,道:“少废话,干你的活,太慢了,这样你下午都吃不上饭。”



“哦”朱棣低头,继续批改奏疏。



李逍笑着提议道:“陛下,不如找几个人帮帮太子殿下,不然这太累,太辛苦了。”



听到这话,朱棣感动到流泪,也只有女婿说话比较管用,女婿还是关心孤啊,闺女没白嫁给你.



朱元璋道:“你有什么主意,说来听听?”



李逍道:“咱们可以成立一个叫‘内阁’的机构,请一些善于处理政务的学士来提供意见,但咱不给他们实权,就对国家政务有啥没考虑到的方面进行拾遗补阙就行。这样太子殿下也能轻松一些。不然总这么操劳,也不是个办法啊,迟早会将身体累垮的。”



朱棣眼睛一亮,猛地站了起来:“这个想法好啊!”



朱元璋也略微一思考,道:“你的意思是,有宰相之名,无宰相之权?”



李逍拱手:“陛下言辞犀利,一语道破。”



一听这话,



朱棣和朱高炽都屏住了呼吸



等了良久,朱元璋直接摆手拒绝:“不行,咱打下来的江山,该由咱自己来决断,岂能让他人染指,而且这时间一长,几代下去,若是孙辈不中用,这内阁一样会弄权。”



听到这话,李逍深深的有些佩服朱元璋的先见。



他居然能预测到后面的会发生的事情。



内阁当然是有好有坏,坏处就如朱元璋所言,内阁会弄权。



明史后期的后代皇帝常常不与内阁见面,有事交付太监,太监渐渐弄权。在这种情况下,内阁学士想做点事情,必须先勾结太监,一样可以达到目的,张居正就是代表。



一听朱元璋说这话。



朱棣和朱高炽就跟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后世的确有这种可能发生,但现在累是真的啊



到了晚上,一家人围坐一桌吃饭,朱元璋也的确是有些心疼朱棣了,谅他明日还要参加受封大殿,就给他放了假。



好家伙,朱棣走得时候,比兔子还快,生怕父亲反悔。



当天晚上,朱棣总算睡了个好觉.



转眼翌日。



受封大殿开始,李逍和朱高煦也穿着朝服参加。



受封大殿上,礼部行事了一套庄严的仪式,朱棣在文武百官的注视下,单膝跪下,朱元璋给他戴上了皇太子的金冠。



“国本已定,恭贺陛下!”



“天佑大明,千秋万代!”



随着百官高呼,这储君从礼制上被真正认可!



啾啾啾啾啾啾——



天空之上,五彩斑斓。



是礼花开始燃放的声音。



尽管是白天,五光十色的绚丽光芒,依旧纤毫毕现,所有人的瞳孔中都反射出了这壮阔的一幕。



一朵朵烟花花开之时,仿佛将天空点亮,红色的烟花如火如血,还有金色、银色、紫色等各种颜色的烟花,它们在空中交织、碰撞,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一片片灿烂的火花,璀璨交织成一幅壮阔的画卷。



宛如万里江山,锦绣山河。



文武百官都朝着苍穹看去,被这一幕深深的震撼到了。



每个人都是目不转睛的看着,心中震撼一览无遗。



“果真是登峰造极的烟花,若不是亲眼看到,根本无法感受这种壮阔之景”



朱元璋看的痴了,喃喃自语说道。



同时,一颗种子正在朱元璋的心中发芽,那就是曾经在那间结拜的院子里,李逍跟自己所说的技艺进步。



技艺的进步,真的能带来无穷的变化啊



两万多响的烟花,交汇成的画卷。



最终在天空停留下十几个大字:[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神迹,如同神迹一般出现!



谁能见识到,天上居然能出现字迹!



“天哪,这是上天给大明的赐福么?”



“这是仙人下凡间了,太子殿下受封,上天给下了提示!”



“太子殿下当真是我大明万年不变之基石啊!”



文武百官根本没见过这种神奇的现象。



无不认为这是上天的杰作。



古人多少有些封建迷信,刘邦斩白帝,所以他成了皇帝,而如今朱棣受封,天上出现字迹,这亲眼所见,如同天命所归!



李逍感慨的看着这一幕,看着自己的岳父朱棣。



岳父啊,女婿为你感到开心。



千百年后后人提起你,再也不是窃国之贼,你真正的站了起来,被所有人认可!!



这.是你永乐大帝,该得到的荣耀!



朱棣看到眼前这一幕,豪气丛生,抽出了太子的佩剑,高呼道:“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文武百官高呼:“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声音响彻云霄,贯穿苍穹!



远方的史官们发现,他们无论如何妙笔生花,都无法纪录眼前这震撼人心的一幕。



最终,只能写下寥寥几字:朱棣受封太子典仪,万众瞩目,天命所归,当日天降神迹,宣告大明万年!



这应该就是,历史上最有排面的太子受封的场景吧



再远方。



李逍拿出了智能手机,对准了这一幕,进行了全程录制.



心道,等岳父老了,临终前,就给他看看当年他风光的时候,让他有所回忆



这不就是相机的作用么,留下一切美好的时刻



“咦,姐夫,你手上拿的啥,给弟弟看看。”



“没啥,小孩子不懂。”



“你往兜里揣干嘛,绝对是宝贝啊”



“高煦,别乱摸机。”



“鸡?什么鸡,看看看看~”



朱棣受封大典结束后,就是朱高煦封汉王了。



场面就小了很多。



李逍随便花了三十万积分,刷出来个小烟花糊弄了一下。



朱高煦期待了很久,最后就只蹦出了一个汉王的“汉”字,让他有些失落.



李逍解释道,这汉可不简单,代表整个民族,才让他重新恢复了精神。



朱高煦封了藩王,就代表着他要回北平了,李逍也是如此。



而朱高燧因为太小则要留在东宫,等待朱棣登基后才能封王。



总之,一家人就要短暂的离开了。



这些天,为了在南京多留些念想,李逍和朱高煦组队上了几天早朝,多看了几眼朱棣。



毕竟这一走,也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说实话,大家心里都有些舍不得,但没办法,这就是王朝的规则,李逍也无法改变。



李逍是国公,朱高煦是藩王,是有资格上早朝的。



值得一提的是,两人在最后一天上朝,就准备告别回北平的时候,朝堂上又发生了一件大事,让李逍又多留了几天。



养心殿之中,朱棣眉头紧锁,骂道:“岂有此理,会试的考题居然泄露了,这朝中的官员是越来越大胆了。”



“一定要好好的查一查,定要差个水落石出。”



朱元璋也是如此,他最痛恨贪官,考题泄露定然是有利益纠葛,从而导致。



恐怕又有不少礼部的官员要因此掉脑袋了。



“皇祖父,让孙儿去查,定能差个水落石出!”



这时候,朱高燧站出来了,他觉得他也该做些事情。



“高燧,想不到你有如此担当。”



朱元璋丢了一块金牌过去,道:“封你为锦衣卫千户,去给朕好好查查!”



朱高燧心中一喜,接过金牌,“孙儿竭力而为!”



原来,是因为今年春季礼部举行的会试,因为朱标身体的缘故耽搁了。



后面又是朱标薨逝,朱允炆登基,削藩,朱允熥登基,靖难等一连串的事情一拖再拖,导致会试到现在都没举行。



时间拖得太久,这考题也不知道什么缘故,就泄露了出去,被锦衣卫查到。



此时,朱棣突然想到女婿,看了过去,问道:“李逍,此事,你怎么看?”



李逍想了想,反正现在大家如此信任自己,那就说一说吧。



看走之前看能不能改变一下,便正色道:“八股取士,于国不利。”



朱棣:“???”



朱元璋:“???”



朱高炽:“???”



朱高煦:“姐夫说得对!”



朱高燧:“???”



(本章完)



李逍朱凝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