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商人消息[1/2页]

夺取太原后,高秀岩又率领三万人北上,他再一次被李邺任命为云朔都督,主管云州、朔州和代州三州军务。



当年,高秀岩就是从这个位子上跌倒,投靠了安禄山。



李邺重新给他这个机会,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高秀岩已经年近六旬,他已经不考虑什么升官,他要用余生的最后十年,洗刷掉自己身上的耻辱,让自己重新赢得身后之名。



让自己的子孙不再为他蒙羞。



什么是知遇之恩,这就是知遇之恩,只有李邺才能理解高秀岩心中的痛苦,才会再给他这个机会重新站起来。



这一刻,高秀岩愿意肝脑涂地,报答李邺的知遇之恩。



五天后,高秀岩率领军队抵达了云中县,也就是今天的大同,早在北魏时期,这里就是北魏的都城,城池很大,很有气势,城墙坚固高大,人口约有二十万人,商业发达。



在云州的北面,是延绵不断的隋长城,时间才过去一百多年,长城还是很坚固。



但北面的大山还是有三处缺口,都是由河流亿万年冲刷而成,长城也分别修了三座城关要塞,在那里唐军的驻军。



一座位于东北方向的天成军,这其实就是关隘要塞的名字,一座位于正背面的清塞军,青河从这里流过,另一座便是西北方向的静边军,驻军一千人,防御的便是著名的紫河道。



紫河道可以说是三座关隘的重中之重,其他两座关隘,峡谷狭窄很长,游牧骑兵稍不留神就会被前后堵在峡谷内。



所以一般游牧骑兵入侵中原都不愿意走天成军和清塞军,而更愿意走紫河道,这里峡谷宽达百里,两边牧草丰美,更有利于骑兵南下。



当然,游牧骑兵很少,更多是来自草原的商队,和草原商人和回纥商人,源源不断从这里通过,前往云中县。



高秀岩上任后,立刻视察了紫河的静边军,发现这个要塞守备松弛,城关破旧。



高秀岩当即在这里驻军一千人,又调五千士兵过来重新修缮关城。



这天下午,高秀岩刚从紫河道返回云中县军营,副都督张光晟来报,“启禀都督,这两天有個汉族商人来找都督,说有重要军事情报,和回纥有关系,卑职也正好不在,是守门校尉汇报的。”



高秀岩沉吟一下问道:“能找到此人吗?”



张光晟点点头,“他留下了地址,应该能找到!”



“烦请张将军派人去把商人找来!”



高秀英在大帐内坐下,看了看桌上积累的公务,其实也没有什么事情,都是日常军队训练汇报。



高秀岩靠在椅背上,轻轻按着太阳穴,他毕竟年纪大了,精力大不如前。



好在现在他只管军务,不管政务,给他减轻了很大的负担。



早在陇右时期,李邺就取消了节度使,实施军政分开,当时是因为李邺控制的都是边疆地区,各个节度府的管辖区域,如果还像从前一样实行军政一体的节度府制度,陇右朝廷就没有多少管辖的州县了,所以必须要实行军政分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