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国运论》第二卷[1/2页]

时间进入了九月,天气逐渐转凉。



江南的秋季,也是比较舒适宜人的,不过最近的夜晚却让人感到有些寒意。



“咕咕咕!”



清晨,当东方刚泛起鱼肚白,夜晚的寂静便被打破。



驿站外的旗杆上,停着地几只灰鸽子“彭腾腾”地窜了起来。



远处几匹军马,顺着官道南下,一路来到了这里。



一位七旬老将军跳下马来,身边孔武有力的亲兵立刻把他扶住,却被老将军随手一挥,就推出好几步远。



显然这位背上没插旗的老将军不是花架子,年事已高身体却极为硬朗。



此人正是洪武朝镇南将军,奉天翊运推诚宣力武臣、镇远侯顾成。



顾成年轻时追随朱元璋打天下,乃是江淮操舟儿,生来魁梧伟岸,善使马槊满背纹身,便如三国时甘宁的那般人物。



其人勇武自不必多说,有一次朱元璋的渡船搁浅在沙滩上,情况紧急追兵甚近,顾成竟然直接背船而行,疾步如飞,年轻时膂力绝对不逊朱高煦。



更准确地来说,顾成就是朱高煦的究极进化版本。



因为在随后的岁月中,顾成锻炼出了出色的指挥能力和作为主帅的能力,在真定战败被俘后,燕王朱棣更是上演了“义释顾成”的戏码,从此以后,顾成便作为实际意义上的北平主将,指挥城防调度,挡住了李景隆不计代价的猛攻。



嗯.每次提到靖难,李景隆都是背景板。



老将军抬头眺望远方,神情有些缅怀。



“好多年没回来了啊.”



说完之后,老将军顾成大步向着驿站走去。



在他身后,一众亲卫跟随其后。



“顾老将军?您可算回来了!”



门后的驿丞看见老将军,顿时露出惊喜的神色,显然是相熟的人。



“嗯!”



顾成点点头,然后对身旁的亲卫吩咐:“你们几个人先去客房休息一会儿,然后给马添点豆料。”



见几人安排妥当,驿丞方敢插话道:“四年前送您出征离开,便有好久没有听到您的消息了。”



“海内飘零而已。”



顾成的心事似乎有些沉重,并不欲多言,他对掌柜说道。



“给他们准备早饭,等吃完饭我们就离开。”



“明白!”



驿丞领命而去。



顾成则迈开脚步,登上楼梯向着熟悉的屋内走去,片刻之后就推开了自己房中的窗户,敞着门眺望远处的景致。



虽然已经很久没有来江南,但是江南依旧保持着自己的美丽和风采。



尤其是这样的秋季,更显得动人。



“唉——”



突然,顾成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了怅惘的表情。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馨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



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碾关山月。问嫦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



与此同时,驿站外又一阵马蹄声响起。



“顾老将军好词!”



悦耳的女声响起,顾成惊讶回头,却见到了两个让他有些意外的人。



朱棣携着身着猎装的徐皇后正在登阶而上。



“陛下,皇后娘娘。”



顾成连忙出来相迎,却被朱棣疾走两步拦住。



靖难四年,朱棣夫妇与这位性格忠谨的老将军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虽然顾成始终不肯为燕军正式效力,但每次都会发挥他老道的军事经验,为朱棣制定战略规划、战役设计。



顾成是燕军名副其实的总参谋长。



顾成坚持行礼:“臣欲归南京向陛下交卸差事述职,陛下却出城来迎,委实让臣心中不安。”



“顾老将军与朕之间不必如此。”



朱棣笑呵呵地说道:“更何况,朕与皇后都是顾老将军看着长大的,原本就是亲如一家,顾老将军从北平千里奔波回来,今日又没有脱不开身的事情,哪有不出城迎一迎的道理呢?”



双方寒暄片刻,述职交差之类的事情,自然要正式的君臣奏对场合来谈,顾成说起了另一件事。



“臣听说曹国公要出使日本了?”



朱棣点点头。



顾成一点面子都没给李景隆这个后辈小儿留,径直说道。



“陛下不怕曹国公坏了国家大事吗?即便是不怕,大明国公死在异国他乡,也总归是丑事吧?”



诏狱的中午,阳光明媚。



而李景隆却面色惨白,就好像个刚从地下刨出来的老尸。



关于日本这件事,你让李景隆纸上谈兵没问题,你让他真去干,李景隆是一百万个不愿意的。



虽然日本前几年看起来挺恭顺的,可再往前数,李景隆可是清晰地记得,是扣押和杀害过大明的使者的。



别说大明国公人家就不敢杀,谁知道日本的幕府将军是个什么心理?



没准人家“征夷大将军”觉得杀个明国的高官来祭旗更带劲呢?



李景隆举目四望,竟是孤家寡人般无人可求救。



没办法,建文朝留下来的那些文官不待见他,淮西开国勋贵群体觉得他丢人,靖难新贵们更是打心眼里瞧不起他这个手下败将。



再加上朱棣钦点了他,不知道是想打算借刀杀人,还是真的想给他个机会发挥特长,亦或是两者兼而有之。



李景隆叹了口气,心头无奈地想道:“长得帅就是遭人嫉妒啊。”



而姜星火此时迷迷糊糊地走了过来,放风清醒清醒,他最近这阵子睡得比以前还久,反正无事可做,都是日上三竿才起。



姜星火打着哈欠,对着新歪脖子树下坐立不安的人招呼。



“早啊。”



李景隆看到姜星火的瞬间,双眸微微睁圆,直接喊了声。



“姜郎救我!”



“嗯?”



姜星火听着对方的话语,微微愣住了,随后笑道:“救伱什么?你这不是活的好好的。”



李景隆苦笑一声,他现在又不能透露自己的身份,也不能告诉姜星火外界的变化,真不知道怎么描述自己的困境才好。



正想着,朱高煦提溜着两包东西从另一侧的监区进来了。



三人在树下汇合。



“这是?”



看着大胡子手里拎着的东西,姜星火好奇问道。



“给他践行。”朱高煦冲着李景隆努努嘴。



随即,朱高煦给姜星火解释道:“他花钱去宫里找关系,想要谋个差事,就说能提前出狱就行,但是宫里的太监不靠谱,最后给找到的差事是去琉球国宣旨,通知琉球国国王,陛下登基了,赶紧来朝贡。”



李景隆愣了愣,没想到朱高煦越来越聪明了,竟然提前给他想好了一个像模像样的说辞。



“不就是去琉球宣个旨吗?这有什么?”



大明国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