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凭空增加可供养人口上限![2/2页]

让原本看起来不可战胜、不可推翻的程朱理学,变得可以战胜、可以推翻了。



“这也是姜星火所写?”



袁珙点点头,张宇初有些麻木了,袁珙却依旧在给他更大的刺激。



“道衍委托我前来找你,便是想问你,佛道两家是否要联手。”



“联手?”张宇初在原地几乎窜起来:“道衍想干什么?他疯了吗?!”



“推翻理学,为佛道两家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



听到袁珙说出的话语,张宇初连连摇头,就仿佛在惧怕什么铭刻在内心深处的恐惧一般。



“不可能!”



“程朱理学建立数百年,我已经研究透了,这套理论根本不可能被推翻!”



“而且你难道不知道,推翻这套理论代表着什么吗?”



“代表着与天下读书人为敌!”



“道衍承受不起,我也承受不起!”



“佛道两家,现在还能苟延残喘,若是这般如张良博浪沙刺秦一样的冒险失败了,会被儒家报复到再次灭道、灭佛!”



“就凭这点人性论的东西,不够!万一的机会都没有!”



静静地听完张宇初近乎咆哮的倾诉,袁珙只说了一句话。



“道衍说,姜圣知道的,绝不仅仅只有这些。”



张宇初蹙眉问道:“道衍管那个囚犯叫什么?”



“姜圣。”



没待张宇初反应,袁珙的话语如同一柄又一柄重锤一般,打在他的心口上。



“陛下、大皇子、二皇子,管他叫姜先生。”



“户部尚书夏原吉,管他叫姜师。”



“曹国公李景隆,管他叫.”



“停!我信了!我信了还不行吗?”



张宇初捂着胸口,示意袁珙别再说了。



“我信了,但推翻程朱理学这件事做成的几率太小,现在手里的东西不够,还远远不够姜星火必须要提出一套完整的,可以彻底反驳或者说能形成对峙的、无懈可击的新理论,否则的话,我宁愿不当这个天师,也不会让道门千年基业毁于一旦。”



袁珙点了点头,张宇初作为道门领袖,做出这个决定再正常不过。



而这个决定,也从侧面透露出了,张宇初确实对程朱理学压制佛道不满已久了。



这不是个例,就如同道衍都打算跟不能还嘴的程、朱辩论为什么要污蔑佛门一般,很多佛门和道门的人,对于程朱理学在书籍里和实际行动上打压佛道、一家独大,是非常不满的。



以前只是没有机会,没有把握,不代表他们不想联起手来做大事。



既然已经清楚了张天师的态度,作为中间人的袁珙也不好逼迫太过,这件事就算是初步交换了意见。



只要姜星火能提出对抗程朱理学不落下风的新理论,佛道两家就可以联手对抗程朱理学。



当然了,这里面的难度可想而知。



毕竟程朱理学是经过不知道多少代大儒,逐渐构建完善的一套理论。



仅靠一个人,就打算从理论层面上对抗甚至推翻程朱理学。



哪怕是张宇初这种号称“道门硕儒”的人,都觉得自己不可能做得到。



正是因为深入了解程朱理学,才明白程朱理学这套理论无懈可击到什么程度。



但是,姜星火的这封信,毕竟带来了一丝曙光。



希望这位疑似谪仙人的存在,能够真的提出一套新的理论,对抗日益僵化的程朱理学吧。



事情既然初步敲定,两人复又聊起了别的事情。



“你说你提议化肥仙丹,作为仙人降下的祥瑞?”



袁珙这种老江湖心思是何等的敏锐,一联想到之前张宇初的反应,就晓得其人并不知道姜星火的存在,那么所谓的仙人,恐怕就是误打误撞了。



张宇初苦笑道。



“还好袁真人与我说了此人,不然险些弄巧成拙。”



“无妨,恐怕给姜仙人立雕像,也是陛下和大皇子乐见其成的事情。”



袁珙继续说道:“程朱理学是江南士绅掌握话语权的根本逻辑所在,打击程朱理学就是打击江南士绅,陛下所推行的摊役入亩便是前奏,打击程朱理学本来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事情,然而姜星火在诸位大人物的眼中,便是唯一的变数。”



“换句话说,只有掌握了文化上的话语权,新皇才能真正觉得自己可以对抗文人的软刀子,可以坐稳皇位,这件事,以新皇的雷厉风行,是新皇一定会做的事情。”



张宇初叹了口气:“真真是风从龙而龙遇云,风云际会,缺一不可,莫过于此。”



诏狱。



好好休息了几天的姜星火,今晚终于没法继续摸鱼了。



“姜先生,结果出来了!!!”



朱高煦的狂笑声震耳欲聋,他拿着钥匙打开姜星火的牢房门,把姜星火给吵醒了。



“什么结果出来了?”



姜星火揉了揉眼睛,迷迷糊糊地从稻草堆上转过身。



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捧黄灿灿的豆芽。



跟在朱高煦身后的李景隆敢保证,就算是朱高煦捧着自己的那堆金豆子,都没这种表情。



毕竟,金豆子对于朱高煦来说,跟路边的碎石块其实差别并不大。



捡起来散落的金豆子需要好半天,而弯腰的这阵子,恐怕他的财富增量就已经超过这些金豆子的价值了。



靖难打了四年,光是战利品,朱高煦的个人财富早就不知道增值到什么地步了,更不要说他名下的田产、宅邸,恐怕有多少他自己都记不清楚。



不过跟狂喜的朱高煦,还有面带喜色的李景隆不一样。



“哦。”



早就胸有成竹的姜星火压根半点惊讶都欠奉。



“姜先生你不惊讶吗?芽苗菜的产量可是翻了整整一倍啊!”



看着对方一脸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姜星火转头又想睡过去,嘟囔道。



“这算什么,莫说是亩产五算了,就算是没有外来物种,光是明天要讲的办法,都能让大明能养活的人口上限凭空增加三成。”



朱高煦等人自动忽略了前半句话,亩产五百斤有什么稀奇,从宋朝就开始引进的占城稻早就达到了这个产量水平,甚至因为本土化改良和精耕细作,已经远远超过了五百斤。



两人最为关注的,是姜星火说的后半句话。



——能让大明能养活的人口上限凭空增加三成!



这个消息,让两人几乎呼吸一滞!



增加三成能养活的人口上限,对于眼下的大明帝国是什么概念?



意味着增加三分之一个大明的赋税,同时增加三分之一个大明的总预备兵员!



这跟宗室数量的增长完全不一样。



宗室数量对于国家来说,越少越好,数量越少花的钱就越少,因为宗室不是税基是负担。



而在能养活的范围内增加的有效人口,对于国家来说,就是最为宝贵的财富!



两人刚想继续追问下去,毕竟这是之前那节课的后续内容,可姜星火却已经陷入了酣睡状态。



朱高煦无奈,也只能按捺住了心头的好奇,跟着李景隆一起退了出去。



“刚才,俺没听错吧?”



“没听错。”李景隆点头说道,“就是能让大明增加三成能养活的人口上限的办法。”



“姜先生真是神奇,不仅有化肥这种增加粮食产量的仙方,更是有能够增加供养人口上限的办法,还是凭空出来的若是以前有人这样跟俺说,恐怕俺早就一个嘴巴子抽过去了,如今俺却是期盼不已。”朱高煦由衷感叹道。



“明天就知道了。”



李景隆的面色上,也显现出了几分期盼之情。



明天转回主线.求、求月票~



(本章完)



大明国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