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不顾身[2/2页]

李景隆沉默了几息,还是说道:“我无法确定这是否是未来,也无法感同身受。”



姜星火倒也没有显得十分意外,毕竟,这件事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都注定无法相信并感同身受的事情。



他打算跳过这个话题,继续讲下去。



然而就在此时,朱高煦突然开口。



“俺见了姜先生的神态,即便是未曾感同身受,却不知怎地,也有些悲伤起来......”



朱高煦片刻迟疑,方才说道:“这种悲伤,一时间不知如何描述,直到刚刚,俺想到了最贴切不过的三个字——空悲切!”



难道是?李景隆有些惊讶地看着朱高煦。



朱高煦沉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李景隆刹那怔然,旋即问道。



“所以姜先生的感觉,便是如岳武穆写下这首词时这般屈辱、无力、愤恨?”



姜星火点了点头。



就在姜星火点头的这一瞬间,李景隆却忽然觉得,自己信了。



李景隆说不出自己为何相信了姜星火所描述的未来。



可那空气中仿佛凝滞的悲哀,却时时刻刻地提醒着他,那可能是真的。



“那后来如何了?”



李景隆咽了口吐沫,显得有些小心翼翼地问道。



“在那个我们注定看不到的未来,倭奴便如金人和蒙古人一般,再一次奴役了汉人上百年吗?”



“怎会如此?”



朱高煦闻言蹙眉,立即粗声来驳。



“太祖高皇帝誓师北伐,有一句所言如南宋韩侂胄檄文无二,便是这句——天道好还,中国有必伸之理,人心效顺,匹夫无不报之仇!”



“汉家儿郎,但有血性,如何能忍受异族欺辱?”



“金有岳武穆壮志饥餐胡虏肉,元有太祖高皇帝从头收拾旧山河,便是未来,又如何会没有那到死心如铁的好男儿站出来,试手补天裂呢?”



朱高煦的毕生文化,显然都凝在了这几句之中。



“会有人站出来吗?”



两人都安静下来,期待地望着姜星火,毕竟他才是那个预知未来的人。



即便是言之凿凿如朱高煦,此时心头也有些忐忑。



姜星火没有说会或不会,而是深吸了一口气,清吟道。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着我战时衿。”



“一呼同志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齐从军,净胡尘!”



“誓扫倭奴不顾身!”



“——不、顾、身!”



听完这首格律奇怪的长短句,两人愣在原地,竟是久久难以释怀。



他们仿佛看到了无数学堂中上一刻还在埋头苦读的学子,下一瞬便披着戎装,与倭奴浴血奋战。其中大多数,稚嫩的脸庞永远失去了血色,变得灰白,却依旧是向着敌人的方向不屈地倒下。



“好一句誓扫倭奴不顾身,慷慨悲歌之气,不逊《燕歌行》的那句‘死节从来岂顾勋’!”



李景隆呵气感叹:“可惜无酒,不然当浮一大白!”



而朱高煦胸中气血翻涌,竟是仰天一声长啸。



无端惊起老歪脖子树上眠着的数只肥雀。



大明国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