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侯君集[1/2页]

此时的朝堂之上,除了李世民和李治之外,气定神闲,没有跟其他人交谈的没有几个。



其中特别明显,显得像个异类一样的,也就侯君集一个。



自从上次被下了大狱之后,侯君集整个人的性格仿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在朝堂上不怎么出风头了,遇到事情也基本不发表看法,每天来上朝就好像走个过场。



李世民见众人大声喧哗仿佛菜市场一样,不由得有些头疼。



“你们就先不要吵了,这是干什么,像什么样子?”



听到这话,在场的众人都瞪大了眼睛,连忙噤声。



李世民轻咳一声道:“你们吵出一个结果没有?到底是原地开仓放粮,还是从其他地方调集粮草运去灾区?”



“微臣建议陛下,原地开仓放粮。”



“微臣建议陛下,调集粮食转运。”



众大臣几乎是同时脱口而出,只有两种声音,但是却针锋相对。



一些大臣们将目光看向侯君集,发现他根本就没看向陛下,不由得心里没底。



而另外一些人却是看向了长孙无忌。



他身为陛下的小舅子,很多事情肯定会更有发言权。



只要长孙无忌说话,陛下肯定会听。



不过此时的长孙无忌比侯君集还要淡定,竟然在摆弄着自己的袖子。



李世民冷哼一声:“这就是你们吵了半天的结果?谁能给我总结出一个声音?”



众臣一言不发,他们心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想的并不是怎么样做能对大唐好,更不可能想着为百姓发声。



他们一心想的,都是怎么才能更好地满足自己的利益。



实际上,支持开仓放粮和从各地调运粮食,各自有着一批固定的支持官员。



跟仓储衙门有关的那些官员们自然是支持开仓放粮!



大唐天下的粮仓,号称是储备多得几十年吃不完,实际上是什么样子却是不得而知。



如果真的是有这么多粮食,又怎么可能会有人反对开仓放粮?



那些支持开仓放粮的官员也并非善类,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通过开仓放粮,来平掉曾经的坏账和亏空。



如果不开仓,曾经的账本一查就能查出来对不上的地方。



虽然陛下一直也没有对他们动手,但是这些人心里害怕。



因此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这场救灾来磨平之前的一些细节。



比如说,名义上放粮五千斤,实际上放粮一千斤,这就平掉了四千斤的坏账!



至于真正出了多少粮食,又有多少人能察觉,反正粮食出去了之后不会有人监督,也不会有人能精确算出来多少灾民得到了援助。



就算有人算了出来,也根本是死无对证,根本找不到任何证据。



至于那些支持从各地调运粮食的官员,自然也是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希望能够从中分一杯羹。



不是有那么一句话,一块猪肉,从冰箱里拿出来,再放回去,就算你没有动猪肉,但是你的手上已经沾满了油水。



刘长卿李世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