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目的[1/2页]

没错。



这次两家北美死对头会结盟。



其实不单单是为了游戏分成。



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林木工作室拥有的游戏引擎——蓝星引擎。



自从《突围》面世,林木工作室这家对于他们来说,相当陌生的工作室便突兀的出现了眼前。



他们先于所有人,推出《突围》这款游戏,引领了游戏画面的变革。



并在后续短短两年的时间里,陆续推出了《突围》的爆破模式以及大火的《Battle Royale》。



还在前些日子,做出了一款带有实验性质,画面同样一流,让北美很多权威游戏媒体都交口称赞的《阴影》。



林木工作室推出的这些游戏,无论游戏性还是画面,都无可挑剔。



最重要的是。



做得快。



快得离谱。



快得连北美两家最大电子游戏公司都要羡慕的程度。



而最开始《突围》发布时,林瑶稍微披露了一些蓝星引擎的细节,虽然不多,但易用性是当时林瑶强调的点。



普通玩家看过,可能就忘了,并不会在意。



但作为北美最大的两家游戏厂商,他们没忘,甚至在看到《突围》的品质后,一度想要推翻现有游戏项目,先投资研发一款适合自己的游戏引擎,重做自家游戏。



因为林瑶的介绍,真的很让人心动。



但研发游戏引擎的路。



比他们想象中要来得困难,投资也比他们想象中要来得大。



最终眼看林木工作室动作不停,持续不断的刷新着玩家对游戏画面的了解,自己却还没有正式推出一款拥有新世代画面的游戏,只能作罢。



先把对标《突围》的游戏做出来再说。



不过看着自己家的游戏制作周期,动辄一两年起步,而林木工作室在《突围》之后,却不停的推出新游戏。



弗兰克和霍金斯都很不甘心,并且下意识的把林木工作室这两年如此快推出游戏的功劳,全都归结于了他们那神秘的蓝星引擎……



不然呢?



总不能是自己公司不如人吧?



自己公司可是北美最大的游戏公司,市值百亿啊。



出于这样的想法。



加上游戏画面变革后,游戏的制作成本开始呈指线上涨。



在吉伯公司弗兰克的提议下,几家欧美最大的游戏公司,便结成了暂时同盟。



首先是游戏涨价,以应对制作成本上涨。



这点没什么好说的,虽然玩家不满,但全部游戏公司都涨,玩家们不满也只能接受了。



另外一件事,则是在游戏涨价的基础上,再研究怎么降低游戏的制作成本和制作周期。



最后他们讨论过后,得出的结论就是——游戏引擎。



这个网游策划果然有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