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日后说不定有机会呢[1/2页]

春去秋来。



很快,一眼望去,长安城便能看到满目的金黄之色。



这让李重想起了那颗银杏树,说起来,他到底有没有记错朝代了。



那银杏应该是李二亲手种的吧。



“老师在想什么?”



李承乾看着李重掀开车帘,望着窗外,好像一路都在不知道想什么。



李重便道:“除了百姓还吃不太饱,这秋天的长安城,是真的好看。”



教育总是在不经意之间。



李承乾现在也慢慢地,感觉到了一些民间的疾苦。



虽说,是作为老师的志愿。



“你可能不这么觉得。”李重又道。



“那是因为你如今的经历得还少,等你经历得多了,你就会发现,能这样静下来心,看看这秋景,实在是一件美得不能再美的事。”



说完,李重还比划了一下,出于习惯地做出了一个照相的姿势。



“当然,前提是你能吃饱。”



李承乾当然不能理解。



因为,这难道不都是很平常的事物么?



甚至,宫中比这路边的还要好看呢。



“老师若是喜欢,那进宫看,宫里的树木都有人打理,比这好看。”



李重不得不紧盯着李承乾。



最后说道:“也好!很久都没有见过你母后了。也不知道你母后现在怎么样了。再把孙思邈给带上。”



其实……



李重就是想去看李丽质。



也不知道现在都长成什么样了。



要是长残了,他就不要了。



马车很快便来到了孙思邈的住宅。



下了马车,家中的仆人便告诉李重跟李承乾,说临时有个病人,他家主人去给人看病去了,然后便把两人引到正堂。



李重让李承乾拿好凸透镜,磨了几个月了,工匠总算是把凸透镜给磨出来了。



李重看了看质量,还行。



就是说吧,想看到细菌,这倍数可能还不太够,但晚上看个月亮,白天生个火什么的,问题不大。



李重觉得,这应该是凸透镜的弧度有关。



这越弯的弧度,可能放大的倍数就越大。



可这样磨制的难度也更大。



不过现在拿来当当望远镜,问题还是不大的,估计,应该也能有个至少二三十倍吧。



这东西,今天李重也就是拿来给孙思邈看一下。



之后……



李重应该会拿去给李二。



毕竟,现在这个倍数,最多只能当望远镜,根本做不了显微镜。



而很快,孙思邈也回来了。



听说李重来了,高兴得不行。



“这就是你说的显微镜?”



“不是,技术还不过关,这目前只能说是望远镜。”



“怎么用?”



“放在眼睛前面看就行了。”



看到东西能在眼前被放大,孙思邈对这物件,也是大感神奇。



见孙思邈的弟子拿着血压计一起回来,李重也是问道:“让你通过把脉,确定高血压,研究出来了?”



孙思邈的弟子也是兴奋道:“老师已经能够通过把脉,判断得八九不离十了。”



孙思邈则是本着严谨的态度,白了一眼自己的弟子,说道:“虽说把脉是能大致地判断出来,可也不能排除,是不是别的病,所以,即便能通过把脉看出来,老夫我还是需要用血压计测一下,这样,方觉得万全。”



“就是这血压计经常容易坏。”孙思邈的弟子也是道,“比如说气囊漏气什么的。”



李重:“这我也没办法,以后再让工匠想想怎么改进吧。明天,我想让你跟我一起进宫一趟。”



“怎么?陛下病了?”孙思邈问道。



初唐:开局告诉李二我是穿越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