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景故作沉吟之状,仰头说出了上联:“共知心似水。”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徐景这句上联化用的“沧浪之水”辞意,用以表现自己心清如水的志趣。
不用说,这个对联,也是他抄清朝人的,不过这次抄的不是状元。
楼上陷入沉寂,院中溪水潺潺,一朵杏花伸向墙头。
“安见,安见我非鱼。”
王桂的丫鬟给出了下联。
徐景搔了搔东坡巾,心道完了,今天碰上个硬茬子了,自己这点三脚猫的功夫肯定要露馅。
这下丢人丢大发了,没想到王锡爵家的丫鬟,都这么厉害,那个王焘贞估计更了不得。
“什么罗非鱼?太湖哪里有这种鱼!”
徐景此时心中惶恐不安,比他那晚杀人时还要紧张,然而表面却装着云淡风轻,转眼便倒打一耙。
“不是罗非鱼,是我非鱼,取自濠梁之辩典故,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我知道这个典故,你且说说你是如何对的?”
楼上那个声音显得信心满满,耐心给徐公公讲解:“徐公公,你能说的上联,如何不知下联妙处?”
徐景沉默不语。
丫鬟接着道:“庄子体会物情,通情以应物,故能“物我交融、物我两忘”。安见我非鱼”,怎见得我不是鱼呢?联语从鱼与水之关系,生发感慨,甚是恰切····”
徐景对“子非鱼我非子”一点不感兴趣,打断道:“对得好,这上下联组在一起,甚好,甚好,甚是应景。”
“好在哪里?”
“把上下联末尾一字组在一起,不正契合徐公子和你家小姐吗?”
“鱼水之···”
不等丫鬟反应过来,徐景岔开话题道:“好了好了·····你看这太阳它又大又圆,快到晌午了吧,要去赴宴了,你不去吗?不去我便先走了,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