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仁者无敌(下)[1/2页]

“沈太守,你看我们要不要将计就计,偷袭魏营,立下不世奇功?”’



闻得臧质此言,沈璞急声道:“万万不可!”



“哦,这是为何?”



自入城以后,沈璞将守军全权交给自己统领,从不过问。



今日却难得在具体事务上表态。



还是如此强硬的态度



臧质很好奇。



“那窦四除了救魏虏,还救了咱们宋人子弟!”沈璞提醒道



“此事本将早已知晓,但那又如何?”臧质不以为意。



“将军久在前线指挥,可能不了解城中民意。”沈璞耐心解释道,“这段时日,城中士民听闻窦四在敌营照料自家子弟,都对他感恩戴德,不少人还将家中所剩无几的粮食送到窦四妻子门前。”



“后来不知是谁传出窦四在乡中‘义释山贼’的故事,一时之间,众人都将他视作圣人君子,当世楷模。每日到窦四家门前叩头礼拜的人络绎不绝,竟是将他们夫妻当作活着的菩萨、真人了!”



“将军此番若失信于窦四,只怕会失去城中人心。若再连累敌营中的宋人子弟被魏虏屠戮泄愤,将军在朝中的名声就全毁了!”



见沈璞说得如此严重,臧质这才明白自己这个想法看似聪明,其实后患无穷。



同时他也终于开始正视这个曾被自己派去送死的小兵。



“如此说来,这窦四不但在魏营赢得军心,在咱们盱眙城中,同样深得民心?”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两军阵前,拓跋焘反复念叨杨遇安那日的话,越念越觉得寓意深刻。



“能说出此言,想必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吧?”



那是,不然人家怎么能叫天可汗呢。



杨遇安心中失笑,嘴上却敷衍道:“是臣早年南下路过淮北时,听一山野老叟所言。”



“山野之中,竟藏有这等智者?”拓跋焘闻言啧啧称奇。



然而作为隋唐爱好者杨遇安不知道的是,这句话其实并非李二原创。



只是因为李二经常常挂在嘴边,加之身体力行,才让后世人产生这种错觉。



至于原作者荀子,晚年曾担任楚国兰陵县令。



那里距离淮北并不远,勉强也算“淮北老叟”,所以居然让他歪着打正了。



这时拓跋焘用马鞭指着旁边淮河道:“话虽如此,但今日淮水上却有一北一南两艘大船。”



“比起覆舟之水,敌对之船才是迫在眉睫的忧患。”



“两船刚刚鏖战一场,血尤未冷,你如何能让双方握手言和?”



杨遇安知道魏主拓跋焘这个担忧不无道理。



虽然在自己努力周旋下,双方统帅已经互通书信,表达了议和换俘的意向。



但两军列阵对垒后,却依旧剑拔弩张,谁都没有尝试踏出第一步。



正如拓跋焘所言,血仇刚刚结下,想要取得互信,太难了。



不过,杨遇安本来就没奢望过这种事情发生。



“魏人信不过宋人,宋人也信不过魏人,这是事实,却也无妨。”杨遇安自信笑道,“只要魏宋两军都信得过我窦四,这就够了。”



言罢,他拱拱手,孤身打马走出军阵。



待来到了魏军大阵与盱眙城之间的中心点后,他停下马,举出一面早已备好的大旗。



旗色玄黑,上面绣有一朵美丽白花。



琼花。



这段时间他在战争上东奔西走,这面琼花旗几乎成了他的标志物。



一经亮相,立即吸引了全场瞩目。



他也顺势提气高声大呼:“谁想回家,先到我这里集合!”



“若谁不幸中了背后冷箭,我来救!”



玄幻隋唐:我在江都种琼花二十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