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交付[1/2页]

在这数年时间的潜移默化之中,人类市成为了所有人心向往之的世外桃源一般的地方。



此刻,人类市工地,浩大的建设任务已经正式开始。



在规划之中,人类市同样是建在地下的,长度有两公里多一点,宽度则有一公里。为了达到足够的高度,原本工程人员们必须要在塞德娜星的大地之上,挖出一个深有40米的大坑。



如此计算,便有八千万立方米的土方量,总质量超过一亿吨。以一辆重载列车一趟可以运输8000吨土方,一天可以运输20趟计算,如此之多的土方量,单单是运输,便需要差不多两年的时间。



当然,实际操作之中并不需要耗费如此之多的时间。因为人类市的选址选在了塞德娜星地表,一处低于周边地区平均高度的地方,也即一个大坑里面。如此便极大的节省了土方作业量。具体到一期工程,土方量就更少了。



正式开始建造之后,人们首先开始了地基作业。平整土地、铺设各种地下管道、线缆,一切完成之后,才铺下了第一层地板,之后是第二层,第三层……



来自工业区的建材搭乘火车源源不断的运输到了这里,在数百名建造工人的辛勤劳动之下,各自组合成了不同的形状,融入到了人类市的整体建筑之中。一座座高大挺拔,兼任照明灯杆、监控器杆、线路杆等不同用途的支撑柱拔地而起,从地表直接连通了“天空”,一块块可以无缝连接的仿真屏幕则安装到了支撑柱之上。



它们可以依据人们的指令,在不同的时间段模拟出不同的天空景象。



在新历117年9月,也即人类市开始建造两年多之后,人类市一期工程的外部框架——长1公里,宽500余米,净高35米的大箱子,便宣告完成。



各类基础维生设施也已安装完毕。在经过调试、测试等一系列程序之后,在这里工作的人们,终于可以脱下宇航服,直接去进行下一步的工作了。



下一步的工作就繁琐了许多。毕竟是类似于内部装修的活计,比起外部框架要精细许多,更加耗费精力。但在充足的资源支撑之下,这些事情仍旧进行的有条不紊,稳步推进。



在外界人们满是急切与期盼的眼神注视之下,人类市一号工程内,一栋栋房子拔地而起,宽敞笔直的街道初显端倪,绿化工作初显成效,行道树、草坪、花草开始为这座建设之中的城市增添了些许生机,当初宣传片之中承诺的小溪也出现了身影——它从一侧流入,横穿整个城市,一直汇入到规划之中承诺的森林和绿地之中,在增添城市景观的同时,顺便承担起了灌溉绿地的任务。



当人类市一号工程宣布完工的时候,时间已经是新历120年3月了。整个工期持续了五年时间。



这五年,也是对于整个人类文明工业能力的一次全面大考。在这个过程之中,不知道多少次人们忽然间发现某一项工程能力无法达到建造一座城市的要求,于是只能紧急开始研发攻关,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将这一项短板补上。许许多多过去因为没有足够需求而未曾发现的疏漏,也在这个过程之中被一一弥补。



这单独的一个短板,或者一个疏漏可能很小很小,完全不起眼。但数千数万个汇聚起来,并被全部解决,就直接让人类文明的工业能力上了一个台阶。从这方面来看,哪怕人类市没有激励人们工作热情的作用,建造它也是值得的。



在人类市一期工程通过了验收之后,由赵长星亲自主持的交房仪式正式举行。



全宇宙最后一个人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