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猎头者凡[2/2页]

第一次见的时候,李凡还觉得这些脑袋可能还活着,不太敢触碰,现在却已经明白,这些脑袋其实都是经过特殊处理的精神力存储装置。



里面早就已经没有了意识,只剩下特定的精神辐射场域。



也只有曾经的收藏家才懂得如何使用。



对于李凡来说,这些玩意儿更像是装饰品或者艺术品。



作为一个曾经的古董商,李凡对于猎头这个东西倒也还算了解。



最早的人头贸易起源于南美地区的热带雨林,南美印第安希瓦罗人。



希瓦罗人有一种特殊的文化,他们每年都会有一个盛大的祭奠,这个祭奠是要用成年男子的干缩头颅来祭拜。



在祭奠之前,他们有一个叫猎取头颅的行动,就是猎取敌对部落成年男人的头颅。



猎取完之后他们会锤子锯子等工具将颅骨,脂肪和皮肤分离,然后反复用滚烫的石头和沙子填充到头颅里,直到死者的头颅被压缩成拳头那般大小。



希瓦罗人的干缩头颅,可以说得上是当地特产。



他们认为有的人生前是有灵魂的,当祭奠时头颅里的灵魂被摄取完就会变成干缩头颅,然而此时的干缩头颅是没有作用的,希瓦罗人就会把他们丢掉。



原本的干缩头颅只是希瓦罗人的一种普通当地文化,然而这事传到欧洲人耳里时就开始改变了。



“热带雨林里蛮族勇士的神秘战利品”,“囚禁着复仇幽魂的亡者头颅”,这些噱头让欧洲人非常买账,太有异域风情了,太特么有收藏价值了。



19世纪晚期的时候到达全盛,当地的猎头行动发展到每月一次,蛮族勇士大量地出口头死人脑袋,以至于在欧洲和美国的商店里就直接能买到他们的“工艺品”。



到了20世纪的时候,经过供需双方的反复博弈,最后甚至一把火枪就能换个人头,巴拿马甚至有人接订单批量生产人头,每颗工艺品售价25美元。



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利润甚至让太平洋地区有猎头习俗的毛利人卷入了这个市场,开始大量地制作人头工艺品以满足欧洲老爷们的装逼欲。



悉尼海关还专门建立了一个进口品名目:“烘制人头。”



到了后来,毛利酋长会把自己的奴隶拉出来让欧洲客户挑选,欧洲老爷们会选像选择商品一样选一个脸型合适的奴隶,然后再和酋长敲定脸部刺青的方案。



给奴隶强制纹脸,然后再割掉脑袋,腌制,烘干,最后交货给欧洲客户。



无数的人死去,然后被割下脑袋制成工艺品。



最终的市场终极需求,其实就是为了让客户装逼。



迅速将猎头贸易的历史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李凡已经做好了决定。



眼前这几大箱子人头,最好的归宿只有一个,就是镇狱!



丢到镇狱里面,谁也找不到,不怕异常局发现,自己也不会面临不会使用人头武器的尴尬局面。



想明白这些,李凡把所有的箱子全都搬到洗手间门口。



随后右手掌心的钥匙纹饰微微发光,打开了套间里洗手间的门,眼前是一片未知的黑暗。



李凡随手将一个个皮箱全都丢进去,紧接着自己也迈步走了进去。



“嚓……”防风打火机再次亮起微微红光,照亮了眼前的房间。



这次他似乎出现在了镇狱中的某个书房一样的地方。



眼前是一张黑色木桌,还有一排空荡荡的书架,上面落满了灰尘。



并不是普通的牢房。



更让他眼前一亮的是,木桌之上还有一根燃到一半的白色蜡烛。



这地方他还没来过!



李凡立刻上前,用红色的打火机点燃了那根像人的肌肤一样白嫩的蜡烛。



比打火机亮上许多的烛光照亮了整个房间,现出了放在角落的沙发、茶几,还有书架上空空的花瓶。



书桌上还放着一支锈迹斑斑的笔,一个墨水瓶,以及一张纸。



李凡不由眼前一亮,没想到在镇狱中还能捡到别的东西。



上前在那书桌前坐定,突然之间,黑暗中传来一个嘶哑而沉闷的声音:



“这是……什么地方?”



“谁在说话?好黑,怎么会这么黑……”



“我不是被杀了吗?谁?谁在说话?”



“这是在地狱里?这就是地狱吗?”



“我是海蒂国总统!放我出去!我给你钱,我都给你!”



“快放开我!以生命科学基金会的名义起誓,你将受到惩罚!”



“……”



嘈杂的声音在烛光昏暗的房间中响起,李凡猛地站起身来,走到一个大皮箱面前,将皮箱打开。



满满一箱干瘪的人头正瞪大眼睛看着他。



人头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



异常收藏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