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内忧外患[2/2页]

直到接过圣旨,唐昊还蒙在鼓里,不知道这唐王到底是何意思。



……



太极殿。



当唐王得知从北境陆续传来的消息后,召见城中核心骨干,商议北境战局。



李绩缓缓站了出来,走到殿上,沉声道。



“如此战局,当增添一位得力大将,前去支援卫国公,毕竟双方差距太大,若非如此,这北境怕是会糜烂。”



闻言,长孙无忌向身侧跨了一步,愁眉紧锁,冰冷的质问道。



“此话说来容易,遣兵调将,这些人又该从何处而来?”



沉思片刻,程知节摸着下巴,缓缓说道。



“目前来看,西突厥那边蠢蠢欲动,似有和东突厥遥相呼应的迹象,镇守西域的大军决然不能调动。”



“最近吐蕃也躁动不安起来,震慑吐蕃的大军也不能松懈。”



“当前,能调动的兵力,也只有关中一带了。”



听罢,房玄龄作为文官,第一个跳将出来反对,质问道。



“若是真抽调关中兵力,这长安的驻军算是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一旦长安有变,该如何是好?”



面对房玄龄的质问,整个太极殿中,一片安静。



作为大唐的都城,长安城的重要性,当然不言而喻。



一个国家的都城的最后一道防御线,若是没有二十万重兵把守,这是不正常的。



然而,长安出了问题,这将有可能导致大唐政权面临着全面崩溃。



这个道理,唐王明白,站在殿中的文武大臣们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唐王坐在大殿上方,面色阴沉,一双眸子中目光格外凌厉,扫视着下面的这些肱股大臣,最终目光落在了高士廉身上,沉声道。



“申国公,关中军营中,还可抽调多少兵力来?”



闻言,高士廉缓缓走到殿中,沉思片刻道。



“最多可抽调两万,这已是极限了。”



此话一出,太极殿众人默默不语。



整个大殿上,再次陷入一片沉寂之中。



两万!



德阳前线,哪怕是有着两万兵卒前去援助,依然和东突厥在人数上有着不小的差距。



换句话来讲。



这两万士卒就算支援过去,李靖方面的压力依然不见减缓。



有这两万士卒的加入,和没有这两万援军,差别不大。



唐昊李婉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