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换帅心思[2/2页]

房玄龄言外之意是不想让唐昊上战场,如今若是唐昊上了战场,也就表明了,唐昊今后的作为就会向武职发展,这对于这些文臣队伍而言,就缺少了一股强大的力量。



杜如晦也不失时机的附和道。



“先前,唐县子虏获突厥皇子,实乃突厥部落百年来奇耻大辱。若战事爆发,颉利可汗势必视唐县子为眼中钉,若是在这战场上有唐昊的消息,颉利可汗岂不是拼死生擒唐昊,以解心头之恨。”



“此时派唐昊扔出奇招,这无疑于将唐昊向火坑里推啊。”



程知节听见这言辞,不由得翻了个白眼。



这些文臣的深意,他们这些武将岂能不明白。



程知节晃悠悠的站了出来,用一种古怪的语气说道。



“好好的武将,做什么文官,唐昊在兵法谋略上的才能,相信大家有目共睹,攻城掠地,建功立业,不比判案好吗?”



长孙无忌听罢,淡然一笑,侧过身来,看着程知节道。



“如今大唐四方抵定,为文为武,皆是为大唐效力,这文武之间又何必分的那么清楚呢?卢国公你说是吗?”



程知节一窒,对这句中肯的质问,一时不知如何回答为好。



今日并没有往昔那种文武争的面红耳赤的画面,因为大家心中都,无比清楚。



大战在即,仅仅是一个小将领是很难左右战局的,而关键在于主将的决策。



而现如今突厥临时撤兵,但大唐军士仍驻守德阳,并未被召回,因为所有人都深知,突厥人还会再来。



至于这支大军的统帅,仍由河间郡王李孝恭担任。



上次征讨突厥大军来看,这位河间郡王的表现实在差强人意。



至于换帅一事,唐王不提,众臣也不敢多言。



唐王高坐在龙椅上,淡然的看着殿下一群大臣,这些大臣的心思,一个君王又何尝不知。



身为上次唐王清点的征讨突厥主帅李孝恭,却过于保守,决策时犹犹豫豫,以至于错失太多良机。



饶是唐王念及这位郡王的身份,却也不敢拿大唐安危这般大事,意气用事。



在上次大军征讨突厥大军来看,河间郡王李孝恭显然已经不能再作为北境大军的主帅了。



唐王的眼光,一一从殿下的各位老将脸上扫过,看着那些鬓角华发的主将,适合这场大战的,却是寥寥无几。



英国公李绩,卫国公李靖,这些都是有过率领大军身经过大战的大将,且如今身体还算健壮。



但人心总会年龄变化,李孝恭便是最好的例子。



或许,老将和年轻一辈搭配才是最好的选择吧。



而这年轻一代,又选谁呢?



唐昊李婉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