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金殿议事[2/2页]

“另一方面,藏地不同中原,地势险峻,吐蕃人长居高地环境,对那里的地势了如指掌。而我唐兵土生土长在中原地带,踏上藏地,势必会收到影响,如果在实力上做不到绝对碾压,贸然出兵,并非明智之举。”



说到这里,唐昊略微停顿。



在场的大臣听完这番言论纷纷点头,显然对唐昊这番见解表示赞同。



尤其是李靖,程知节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将,眼中带着一丝赞赏的神色。



龙椅之上的唐王面色阴晴不定,唐昊这番说辞说的切合情理,但言外之意便是吐蕃不能攻打。



放任这大唐接壤之地建立吐蕃政权,自己却无动于衷?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之理?



放眼天下,哪个君主不想万国臣服,八方来朝?



唐王面色阴沉,目光一凛,说道。



“朕听闻你的意思,是赞同这和亲一举了?”



唐昊早料到这个野心勃勃的唐王,不会因为自己的一番说辞而放弃吐蕃的想法。



随即话锋一转,有条不紊的说道。



“和亲?当然只是下下策!若要征服吐蕃,以微臣之见,可分三步走。”



“第一,引蛇出洞,倘若这吐蕃军队离开高原,不过就是任人鱼肉,乌合之众而已。”



“第二,调集大军,这股兵马要能全歼吐蕃主力。”



“第三,挺进吐蕃,进吐蕃的士卒贵在体格健硕,精明强干。”



“在这三步之中,第二步乃是重中之重,务必全歼,如若不然,第三步也就无计可施了,整个计划也前功尽弃。”



唐唐扫了一眼沉思的众臣,补充道。



“吐蕃主力出高原,多半会走松洲,以潞国公的实力,运筹帷幄得当,完全可以吃下这支主力部队。”



唐昊所说的这些,实际上并非他自己凭空想象,完全是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



更何况在这个空间内,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比历史上,整整晚了三年。



唐王凝视着唐昊,陷入沉思之中。



而李靖和李孝恭这些大将们也在考虑此举的可行性。



唐昊在殿中轻轻踱了两步,淡淡一笑道。



“其实我倒觉得,这吐蕃还未到需要武力解决的时候,只需适当打压方可,就如同高句丽一般,也不宜动用兵卒。”



唐昊有预感,这次征战突厥必然会大胜归来,只是这结束之时,只怕是唐王发兵高丽的时刻。



而历史上杨广三征高丽。均以失败告终。无一例外,唐王攻打高句丽也只会消耗国力,得来的也没有实质性的相处。



然而唐王之所以征战高句丽,不过是宣扬国威,扬自己的名声而已。



唐昊李婉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