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八章 参政(3)[2/2页]

而也是因为废后郭氏,所以,范仲淹成为了吕夷简的心头大患!



因为,吕夷简很明白,那个已经死了的皇后,在当今官家心里面的分量!



而范仲淹当年保郭氏的举动,让他在官家心里面加分无数。



特别是郭氏暴毙后,范仲淹在官家心里面就自动上升为忠臣义士了。



这些年来,吕夷简想法设法的打压、压制和限制范仲淹,就是怕这个徐州的措大,抢了他在官家面前的位置。



可惜,费尽心思的打压范仲淹,反而适得其反,更让范仲淹写出了一篇《灵乌赋》,一句‘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让其瞬间名动天下,成为了目前大宋朝野上下翘首以盼的‘贤臣志士’。



特别是西京洛阳那个垃圾场里的那些家伙,天天帮着范仲淹造势。



仿佛,能救天下,能救大宋的,只有他范希文了。



更让吕夷简忌惮的,还是官家的态度。



去年,韩琦举荐范仲淹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本来他是不同意的。



但官家的态度却非常坚决,亲临政事堂,主持会议,除范仲淹为陕西经略副使,更钦点他知延州,主持麒延路的军事。



连朋党的指责,也压不住范仲淹了!



如今,范仲淹的‘朋党’富弼,又入了那位寿国公的法眼。



这让吕夷简不由得眉头紧皱。



他想了很久,才终于转身,对吕公绰道:“公绰,你马上拿我得帖子,去见其他三位参知政事,告诉他们,今天的政事堂集议,要顾全大局,要有忧患意识!”



“儿子这就去……”吕公绰立刻恭身一拜。



…………………………



赵昕坐在床榻上。



他的面前,堆满了书籍。



这些都是他宫殿里的藏书。



他住的地方,叫春坊,乃是在这皇城南区,东华门的北侧的一个小小的宫殿。



这里,从太宗开始,就是大宋皇太子所居。



他生下来后,不到半岁,就被他父亲送到了这里。



原因是很简单的。



他的生母苗氏,出生太卑微,不过是他父亲乳母的女儿,无论是制度还是规矩,都不容许大宋国本被一个出生如此卑微的妃子抚养。



所以,将他送来这春坊太子之居,以皇子而居太子之殿。



这样就方便皇后以及他父亲所宠爱的那位张才人名正言顺的抚养和教育赵昕。



讲道理,其实这还算很温情的做法了。



最起码赵昕还能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谁?还能隔个十天半个月团聚一下。



他的父亲,当今的官家可是从生下来就被抱走,直到生母去世都没有见过对方一面的。



要不是吕夷简,说不定,他父亲连自己的生母是谁,都会不知道。



不过,这却是方便了赵昕给自己打补丁。



春坊之中,有大量的藏书和典籍。



其中就包括了无数大宋典章与朝会实录。



这些都是他前世看过无数遍的东西,自然,只需要再看一遍,就基本能记住大概。



如此,他对很多事情的了解和熟悉,也就起码有了一个可以对外的解释了。



于是,他看书的速度,快的超乎想象。



让所有在侧的宫女、宦官,瞠目结舌,震撼万分。



“国公,真圣王也!”许希感慨着提笔在自己面前的宣纸上写下:癸未,国公阅春坊藏书百卷,众皆以为神。



大宋帝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