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祖宗(1)[2/2页]

而他却每一次都误解了父亲的暗示。



以至于最终沦落到那个处境,于是,只能亲自为自己的幼稚买单。



而今再来,赵昕紧紧的抱住自己的父亲,在心里发誓:“父皇,此生,儿臣绝不会再辜负您的期许了!”



“朕,必为尧舜!”



口含天宪的尧舜!



一言而决天下事的尧舜!



四海之内,六合之中,神灵所生,鸟兽人神,莫不膜拜的尧舜!



但这份短暂的安宁,维持不了太久。



“官家……”一位戴着五梁进贤冠,穿着紫金袍的老臣,躬身近前,小声的提醒:“您该问问寿国公了……”



赵昕听着,看了那位老臣一眼。



那是一个眉目慈祥,看上去人畜无害的老人。



大约六十岁左右,留着宋代士大夫最常见的长须,胡须略微发白,和多数士大夫一样,面有富态,大腹便便,但精神抖索,似乎充满了精力,只是,他似乎总是习惯眯着眼睛,以至于赵昕根本看不到他的眼神。



赵昕注意到,他头上戴着的五梁进贤冠的左右两侧,垂着三只黄金做成的小蝉。



这在大宋,是宰相的象征。



只有宰臣、使相,才可以在五梁进贤冠上加上这种名为笼巾貂蝉的饰品。



而如今的枢密院首脑章得象,并没有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所以,章得象还不能用笼巾貂蝉。



故,这老人的身份,已是呼之欲出了。



“申国公吕夷简!”赵昕暗念着这个名字,脑海中,有关吕夷简的文字描述和履历,随之出现。



吕夷简,字坦夫,淮西路寿州人,生于太宗太平兴国三年(西元978年),父为故光禄寺丞吕蒙亨,其叔为太宗宰相,太子太师、许国公、中书令吕蒙正。



吕夷简于真宗咸平三年进士及第,补为绛州推官,后知滨州,始为治民官。



正是滨州任上,吕夷简声名鹊起,火箭般的升为礼部员外郎、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



又在出使辽国时,表现优异,升为知制诰。



真宗晚年,便从知制诰迁刑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尹,而在大宋,知开封府的官员,素来都是被当成储相看待的,基本上只要不中途夭折,必定为相!



果然,乾兴三年,真宗驾崩,新君即位,太后垂帘听政。



七年后,吕夷简便从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任上以本官加集贤殿大学士,拜为中书门下平章事,开始成为大宋宰相!



当年八月,又加昭文馆大学士,为首相!



而在那以前,吕夷简就以龙图阁直学士的身份兼伴读,在赵昕父亲赵祯老师李迪的授意下,陪伴在赵祯左右,保驾护航很久了。



自从天圣七年拜相以来,迄今整整十一年,吕夷简当了九年的宰相。



只在明道二年和景祐四年短暂罢相。



想着这些前世所记的事情,赵昕看着吕夷简的神色,就变得从容起来。



因为,他知道,吕夷简是绝绝对对的帝党。



与他以及他的父亲,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



只要大节不失,小处吕夷简必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帮着鼓噪。



只是……



前世当了三十余年官家的赵昕,非常清楚。



大宋朝堂,有帝党,就必然有异己。



就像有改革派,一定有保守派在旁边使绊子。



这是祖宗家法,名曰:大小相制,异论相搅。



既然首相是帝党,那么两府的另外一位首脑知枢密院事章得象是什么人就已经呼之欲出了!



大宋帝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