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天降圣王(2)[2/2页]

恐怕,接下来这汴京城里的烟花场所的生意要爆棚了!



唯一的可虑之处,大抵便在于赵昕的那位祖父了。



想起自己的祖父,即使赵昕已两世为人,更当了三十年的帝王,也是忍不住叹息了一声。



这天下,只见过坑爹坑祖的败家子。



谁见过坑儿坑孙的人?



而赵昕的祖父,那位大宋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却是硬生生的将自己的子孙坑了个泪流满面!



历史上,就是这位真宗皇帝在位之时,挖了一个巨大的财政与经济、正治大坑,将当今官家以及之后的历代大宋天子坑的泪流满面。



北宋的问题,泰半源头都是这位先帝搞出来的。



如今,便是赵昕再来一世,想要建立威权,却也难免要面对自家祖父当年挖的另一个坑——天书!



因为如今这大宋朝堂上的宰辅们,大抵都是经历过当年的天书运动的打击幸存下来的。



对于神神道道的事情,在内心都会不由自主的有疑虑,有怀疑,甚至有抗拒。



想着这些,赵昕心中就微不可查的叹了口气。



若他真的只是一个两岁的孩子,或者如前世一般,刚刚穿越,可能还有可能被自家祖父坑个泪流满面。



但……



如今,赵昕心中毫无波澜。



三十余年帝王生涯,不止让他成长了起来,也令他胸中满腹经纶,于这大宋内外诸事,更是烂熟于心。



在事实上,他已经开挂。



于是,他自信可以凭借自己的表现来说服、威压住那大宋宰辅执政们。



毕竟,谁都不会想到,一个两岁的孩子的身体里居然藏着一个君临天下三十多年,又有着来自千年后的人生的老怪物!



自然,只能被他拿捏的死死的!



唯一的问题只在,如今这朝堂上的宰臣、执政,赵昕都不是太熟。



只有些粗浅的印象。



这也是没办法,前世,他最初十余年都在埋头装傻,等他终于即位,现在朝堂上还在活跃的宰辅执政,不是致仕便是已然去世。



他所能知的,也不过是些名字以及记载的文字而已。



“这便需要好好谋划谋划了!”赵昕轻轻托起自己的腮帮子,小小的身体,宛如一个求道高人一般陷入了深思之中。



这让看到此情此景的许希与宫女宦官们,内心更加敬畏、震怖,于是连呼吸都不敢大气。



“如今的首相,当是申国公、昭文馆大学士吕夷简……”赵昕努力回忆着:“而次相与从相,应该都处于空缺状态……”



“至于枢密院,则应是由章得象担任,为知枢密院……”



“三司使当是晏殊!”



只是简单的回忆了一下,这三位的履历和文字描述,赵昕就感觉自己有些头疼了。



因为这三位都不是一般人。



任何一个单独捻出来,都足够赵昕喝上一壶的了。



“好在,三司使晏殊此时应该不在汴京!”仔细回忆了一下记忆里看过的一些国史后,赵昕终于长舒一口气。



三位宰辅里,他最头疼和自认为最麻烦的,就是这位三司使了。



但晏殊此刻,应该已经去了陕西,给去年大败的陕西经略安抚使夏守赟擦屁股。



这对赵昕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因为晏殊此人聪智灵敏,善于从细微处察知异常,能举一反三,而且不怕讲真话!



特别是不怕讲真话这一点,尤其让赵昕棘手!



确实,赵昕没有接触过晏殊,在他成年以前,这位名臣就已经病逝了。



但赵昕和晏殊的徒子徒孙们可没少打交道。



又臭又硬的王安石,脑子和花岗石一样不开窍的富弼,不是是晏殊的门生就是女婿!



此外,晏殊的儿子,晏几道也很好的告诉了赵昕什么叫:就算饿死,死外面,也绝不低头的性格。



只是……



“吕夷简、章得象也非善茬……”赵昕在心里说着:“朕得好好想想,如何慑服这两人!”



吕夷简、章得象,此二人虽然在赵昕看来,没有晏殊那么麻烦。



但也只是相对而言。



而且,也仅仅是因为这两人比晏殊要圆滑一点。



不过也圆滑不到那里去!



吕夷简当年连章献明肃太后的面子也不给,直接硬怼了那位当时大权在握,如日中天的摄政皇太后。



而章得象则是在地方上摸爬打滚数十年,一步一个台阶,爬到如今位置上的。



且,正是章得象,开辟了一个时代!



在他之前,大宋有祖训:不得以南人为相!



在他之后,这个祖宗制度就被破除了。



从此福建人、广东人、江西人纷纷拜相。



大宋朝堂上,更出现了福建党,吕惠卿、蔡京就是这个团体的代表人物。



而北宋的祖宗制度,到底有多么难撼动,赵昕已经用一世来验证过了。



想着这些,赵昕内心就越发谨慎。



因他知道,这一世能不能有一个好开头,能不能真正的掌握权力,真正的成为至尊,就看他这接下来的表现了。



而他很清楚,他的父亲,那位大宋官家,在得知了他醒来和醒来后的表现,一定会带着吕夷简、章得象等宰臣来此。



不独是此事事关重大,便是那位官家不想带,以大宋宰辅们的性格,也会死缠烂打,一定来此。



更因为,赵昕实在很清楚,自己父亲的性格与为人——他天性耳根子软,不懂拒绝。



特别是不懂拒绝宰辅们的要求。



垂拱而治,就是其统治生涯的最大特征!



正是在其手中,大宋文官集团的权力与力量,才膨胀到未来的那个地步。



“朕只能如此了……”赵昕思来想去,终于下定决心:“借祖宗法度一用!”



他知道,那必然会给他未来造成麻烦——毕竟,前世他最头疼最棘手的就是‘祖宗家法’这四个字。



而他接下来的行为,则可能会给这曾让他头疼不已的四个字注入全新力量。



更可能成为未来他子孙的头号麻烦。



但……



“朕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赵昕嘴角冷笑着:“何况,若朕不能成功,大宋王朝注定灭亡!”



内心,他更有着一个疯狂的念头:反正,赵家坑儿坑孙是传统了。



真宗坑当今,当今坑他,他坑一坑子孙,又有何妨?



难道,贫僧摸得,贫道就摸不得了?



岂有此理?



大宋帝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目录
设置
夜间
日间
收藏
推荐
章节目录